[1] |
窦明, 左其亭, 胡瑞, 李桂秋.
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48-254.
|
[2] |
黄莉新.
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9-883.
|
[3] |
陈守煜, 李亚伟.
基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的水质评价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88-91.
|
[4] |
崔远来, 马承新, 沈细中, 马吉刚.
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76-81.
|
[5] |
朱永华, 夏军, 刘苏峡, 贾绍凤, 丰华丽.
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49-654.
|
[6] |
刘宁, 杜国志.
集成水文技术解读水基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96-699.
|
[7] |
刘宁.
水基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演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475-481.
|
[8] |
李亚伟, 陈守煜, 傅铁.
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26-729.
|
[9] |
袁晶, 张小峰.
基于遗忘因子的BP神经网络水文实时预报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87-792.
|
[10] |
谢新民, 蒋云钟, 闫继军, 杨小庆, 卞敬珍.
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55-259.
|
[11] |
曾维华, 杨志峰, 蒋勇.
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刍议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276-279.
|
[12] |
王煜, 杨立彬, 张新海, 侯传河, 何宏谋, 乔西现, 孙寿松.
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23-529.
|
[13] |
李荣, 李义天.
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河道水情预报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27-431.
|
[14] |
张翔, 丁晶.
神经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05-110.
|
[15] |
李令跃, 甘泓.
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7-313.
|
[16] |
陈守煜, 聂相田, 朱文彬, 王国利.
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69-74.
|
[17] |
邱林, 陈守煜, 聂相田.
模糊模式识别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58-264.
|
[18] |
束龙仓, 林学钰, 廖资生.
基岩裂隙水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实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84-388.
|
[19] |
胡铁松, 袁鹏, 丁晶.
人工神经网络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76-82.
|
[20] |
白宪台, 黄云光, 周顺岐, 孙希宾.
灌溉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207-21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