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卓亮, 余明辉, 李大成, 吴迪, 田浩永.
凹岸崩塌体对急弯河道水力特性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5): 816-82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5.011
|
[2] |
谭高文, 韩昌海, 韩康, 余凯文.
低弗劳德数水流二级消力池水力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71-8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08
|
[3] |
南军虎, 马保泰, 王煜搏, 牛争鸣, 洪镝.
水平旋流消能工水力学研究方法适宜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390-39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11
|
[4] |
孙立全, 吴淑芳, 郭慧莉, 张永东.
人工掏挖坡面侵蚀微地貌演化及其水力学特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720-72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09
|
[5] |
牛争鸣, 南军虎, 洪镝.
一种新型掺气设施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72-378.
|
[6] |
刘晓东, 姚琪, 薛红琴, 褚克坚, 胡进.
环境水力学反问题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85-893.
|
[7] |
胡德超, 赵维阳, 钟德钰, 张红武.
欧拉-拉格朗日方法在三维水流模型中的时间阻力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18-823.
|
[8] |
沙海飞, 吴时强, 周辉.
大型泄洪洞有压弯道水力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24-829.
|
[9] |
潘成忠, 上官周平.
不同坡度草地含沙水流水力学特性及其拦沙机理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4): 490-495.
|
[10] |
茅泽育, 赵璇, 罗昇.
圆形断面管道非满流流速计算表达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170-174.
|
[11] |
范杰, 王长德, 管光华, 崔巍.
渠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响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55-60.
|
[12] |
张建民, 王玉蓉, 杨永全, 许唯临, 李艳玲, 曾雄辉, 程浩.
水平多股淹没射流水力特性及消能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18-22.
|
[13] |
刘焕芳, 苏萍, 李强.
深筒式消力井水力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39-642.
|
[14] |
李中枢, 潘艳华, 韩连超, 常志涛.
宽尾墩联合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水力特性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82-87.
|
[15] |
詹卫华, 黄冠华.
土壤水力特性分形特征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57-462.
|
[16] |
杨永森, 杨永全.
自由跌流的水力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48-152.
|
[17] |
黄冠华.
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50-457.
|
[18] |
胡亚安, 张瑞凯.
三峡船闸底扩与顶扩体型水力特性综合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64-169.
|
[19] |
周创兵, 叶自桐, 韩冰.
岩石节理面形态与水力特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33-239.
|
[20] |
刘维平.
水电站进水口快速闸门水力学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4): 309-31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