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紫荆, 徐梦珍, 胡宏昌, 张向萍.
1982—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4): 499-50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4.003
|
[2] |
谭寓宁, 刘怀湘, 陆永军.
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2): 277-28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2.011
|
[3] |
唱彤, 郦建强, 郭旭宁, 李云玲.
江汉平原水域空间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1): 21-3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1.003
|
[4] |
刘雪梅, 章光新.
气候变化对湖泊蓝藻水华的影响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2): 316-3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2.015
|
[5] |
王婕, 张建云, 鲍振鑫, 王国庆, 吴厚发, 杨艳青.
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驱动水资源变化的响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6): 855-86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6.005
|
[6] |
吴彬, 杜明亮, 穆振侠, 高凡, 沈蕊芯.
1956—2016年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5): 659-66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5.002
|
[7] |
张久丹, 李均力, 包安明, 朱长明, 黄粤, 刘铁.
1962—2019年锡尔河-咸海三角洲湿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4): 587-59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4.010
|
[8] |
陈飞, 徐翔宇, 羊艳, 丁跃元, 郦建强, 李原园.
中国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811-81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01
|
[9] |
陈晓宏, 王佳雯, 何艳虎, 杨冰, 杨杰.
基于水资源需求场理论的需水驱动力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357-36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07
|
[10] |
冉大川, 姚文艺, 申震洲, 倪用鑫, 董飞飞.
黄河头道拐水沙变化多元驱动因子贡献率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769-7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02
|
[11] |
侯保灯, 高而坤, 吴永祥, 占许珠, 王高旭, 吴凯.
水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和初步实践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97-906.
|
[12] |
董李勤, 章光新.
嫩江流域沼泽湿地景观变化及其水文驱动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177-183.
|
[13] |
董磊华, 熊立华, 于坤霞, 李 帅.
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78-28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5.020
|
[14] |
龙爱华, 张志强, 徐中民, 苏志勇.
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18-425.
|
[15] |
刘丙军, 邵东国.
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50-254.
|
[16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曹霞莉, 王建生, 钟华平, 徐澎波.
中国水资源长期需求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52-555.
|
[17] |
何理, 曾光明.
考虑随机挠动因素的水环境风险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97-200.
|
[18] |
黄永基, 陈晓军.
我国水资源需求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215-220.
|
[19] |
贾绍凤, 康德勇.
提高水价对水资源需求的影响分析——以华北地区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49-53.
|
[20] |
郭元裕, 沈佩君, 关洪林.
略论水资源系统的混合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2): 147-15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