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祖昊, 刘佳嘉, 严子奇, 王浩, 贾仰文.
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演变归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27-3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3
|
[2] |
邓捷铭, 贾绍凤.
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48-5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5
|
[3] |
宋策, 周孝德, 唐旺.
水库对河流水温影响的评价指标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419-426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7.004
|
[4] |
刘俊峰, 陈仁升, 韩春坛, 谭春萍.
多卫星遥感降水数据精度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3): 343-348.
|
[5] |
钟德钰, 申晓东, 丁赟.
基于微分对策理论的多沙河流水库调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96-700.
|
[6] |
毛晓敏, 尚松浩.
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统计预测模型有效性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90-695.
|
[7] |
雷波, 刘钰, 许迪, 姜文来.
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732-738.
|
[8] |
周林飞, 许士国, 孙万光.
基于压力-状态-响应模型的扎龙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05-213.
|
[9] |
苏畅, 沈志良, 姚云, 曹海荣.
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99-105.
|
[10] |
刘攀, 郭生练, 张文选, 肖义, 高仕春.
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函数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16-822.
|
[11] |
黄莉新.
江苏省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79-883.
|
[12] |
来海亮, 汪党献, 吴涤非.
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95-101.
|
[13] |
李亚伟, 陈守煜, 傅铁.
基于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26-729.
|
[14] |
金菊良, 张礼兵, 魏一鸣.
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27-232.
|
[15] |
周慧平, 葛小平, 许有鹏, 罗维佳.
GIS在非点源污染评价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41-444.
|
[16] |
I. A. 谢克洛莫罗夫.
世界水资源和用水:当代评价和未来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19-234.
|
[17] |
姜文来.
水资源价值对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24-428.
|
[18] |
冯尚友, 梅亚东.
水资源持续利用系统规划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1-6.
|
[19] |
胡铁松, 万永华, 冯尚友.
水库群优化调度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53-60.
|
[20] |
曾光明, 卓利, 杨春平, 郭生练.
区域水环境质量灰色模拟、规划和评价研究的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348-35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