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刚, 董增川, 王海军, 顾世祥, 杨红宣.
冰盖下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2): 299-30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2.013
|
[2] |
孙启航, 夏军强, 邓珊珊, 周美蓉, 司金华, 张幸农.
窝崩区水流结构的概化水槽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1): 144-15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1.014
|
[3] |
程勇, 王文娥, 胡明宇, 凌刚, 胡笑涛.
30°分水角明渠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638-64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11
|
[4] |
赵汗青, 唐洪武, 闫静, 戴会超, 刘志武.
淹没植物明渠床面冲淤及其对水流运动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50-2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10
|
[5] |
闫静, 王晓丽, 陈红, 余洋, 林青炜.
淹没植物条件下明渠KH涡的垂向几何尺度和频率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5): 770-77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5.012
|
[6] |
张英豪, 赖锡军, 张琳, 姚昕, 邓焕广.
风浪作用下水生植物对水流结构的影响——以太湖中两种典型沉水植物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441-44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14
|
[7] |
王文娥, 廖伟, 漆力健.
宽窄相间河道水流紊动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394-40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09
|
[8] |
吴永妍, 陈永灿, 刘昭伟.
明渠收缩过渡段流速分布及紊动特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46-35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4
|
[9] |
冯镜洁, 李然, 唐春燕, 雍晓东.
含沙量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释放过程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702-70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824.1606.012
|
[10] |
孙荣, 袁兴中, 刘红, 黎璇.
磨刀溪梯级水电开发对河岸植物群落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561-567.
|
[11] |
王忖, 王超.
含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水流紊动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816-822.
|
[12] |
刘浩, 潘伟然.
营养盐负荷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345-351.
|
[13] |
唐洪武, 闫静, 吕升奇.
河流管理中含植物水流问题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85-792.
|
[14] |
顾峰峰, 倪汉根, 戚定满.
高棵水生植物的阻力系数在非淹没与淹没条件下的相互换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23-828.
|
[15] |
孙东坡, 杨慧丽, 张晓松, 王二平.
桥墩冲刷坑的三维流场测量与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11-716.
|
[16] |
林鹏, 陈立.
挟沙水流紊动通量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53-158.
|
[17] |
郑旭荣, 邓志强, 申继红.
顺直河流横向紊动扩散系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670-674.
|
[18] |
李丹勋, 王兴奎, 禹明忠.
悬移质运动增强水流紊动强度的一个必要条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16-419.
|
[19] |
张幸农.
水流紊动对泥沙絮凝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54-59.
|
[20] |
刘昌明, 窦清晨.
土壤-植物-大气连续体模型中的蒸散发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255-26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