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华, 霍苒, 曾强, 杨无双, 陈杰, 郭生练, 许崇育.
雨量站网布设对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影响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34-4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04
|
[2] |
鲍振鑫, 张建云, 刘九夫, 王国庆, FU Guobin, 贺瑞敏, 严小林.
基于土壤属性的VIC模型基流参数估计框架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169-176.
|
[3] |
刘艳丽, 张建云, 王国庆, 刘九夫, 贺瑞敏, 王鸿杰, 金君良.
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 评价中的贡献分析——Ⅰ.基准期的模型与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147-15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0
|
[4] |
李一平, 唐春燕, 余钟波, Acharya Kumud.
大型浅水湖泊水动力模型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71-277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9
|
[5] |
廖凯华, 徐绍辉, 吴吉春, 施小清.
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00-20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7
|
[6] |
王慧亮, 李叙勇, 解莹.
多模型方法在非点源污染负荷中的应用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727-732.
|
[7] |
张大伟, 程晓陶, 黄金池, 何晓燕.
基于Godunov格式的溃坝水流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67-172.
|
[8] |
梁忠民, 戴荣, 李彬权.
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74-281.
|
[9] |
张世法, 顾颖, 林锦.
气候模式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04-511.
|
[10] |
赵冬泉, 王浩正, 陈吉宁, 王浩昌.
城市暴雨径流模拟的参数不确定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45-51.
|
[11] |
徐静, 任立良, 刘晓帆, Vijay. P. Singh, 刘薇, 袁飞.
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降雨不确定性传播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22-427.
|
[12] |
崔占峰, 张小峰, 冯小香, 谢作涛.
考虑泥沙冲淤对水流控制方程的改进与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35-241.
|
[13] |
解以扬, 李大鸣, 李培彦, 沈树勤, 殷剑敏, 韩素芹, 曾明剑, 辜晓青.
城市暴雨内涝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84-390.
|
[14] |
吴时强, 吴修锋, 周辉, 童中山, 杨锋, 余松.
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洪水调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196-202.
|
[15] |
薛金凤, 夏军, 马彦涛.
非点源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49-656.
|
[16] |
张红武, 黄远东, 赵连军, 江恩惠.
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——Ⅰ模型方程与数值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265-270.
|
[17] |
王士强.
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193-199.
|
[18] |
陈界仁, 陈国祥.
黄河河口段一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97-303.
|
[19] |
薛禹群, 谢春红, 吴吉春.
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2): 81-88.
|
[20] |
徐宗学, 曾光明.
洪水频率分析HSPPC模型应用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174-18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