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国强, 王立波, 刘廷玺, 薛宝林, 段利民.
寒旱区草地不对称增温现象对蒸散发的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627-63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10
|
[2] |
李绍武, 胡传越, 柳叶.
不规则波在岸礁地形增水变化规律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4): 581-58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4.013
|
[3] |
姚宇, 唐政江, 杜睿超, 蒋昌波.
潮汐流影响下珊瑚岛礁附近波浪传播变形和增水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614-62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16
|
[4] |
张运林.
气候变暖对湖泊热力及溶解氧分层影响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130-13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17
|
[5] |
邵军荣, 吴时强, 周杰, 黄家文, 徐成剑.
水体交换年龄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95-703.
|
[6] |
张东, 黄兴宇, 李成杰.
硫和氧同位素示踪黄河及支流河水硫酸盐来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418-426.
|
[7] |
尹则高, 赵强, 曹先伟.
水气混合洞塞泄流溶解氧输移扩散的数值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410-417.
|
[8] |
陈永灿, 付健, 刘昭伟, 程香菊, 朱德军.
三峡大坝下游溶解氧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26-530.
|
[9] |
孙志高, 刘景双, 王金达.
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氮素动态及其生态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182-192.
|
[10] |
范丽丽, 沙海飞, 吴时强, 周辉, 陈惠玲.
水库深孔挑射出流对复氧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76-180.
|
[11] |
朱亮.
城市环境水体生态规划问题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784-787.
|
[12] |
张学文, 杨青, 杨莲梅.
大气水文学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79-682.
|
[13] |
饶群, 芮孝芳, 徐炎华, 张宇锋, 张雪英.
水体叶绿素二维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10-713.
|
[14] |
章新平, 姚檀栋, 田立德, 刘晶淼.
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水体中的氧稳定同位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50-56.
|
[15] |
田立德, 姚檀栋, 沈永平, 杨梅学, 叶柏生, Atusi. NUMAGUTI, Maki TSUJIMURA.
青藏高原那曲河流域降水及河流水体中氧稳定同位素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206-210.
|
[16] |
李然, 李嘉, 李克锋, 傅晓英.
水动力学条件对复氧过程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42-546.
|
[17] |
尹魁浩, 阮娅, 李金龙, 袁弘任, 翁立达, 刘宝章.
水库水体生态系统数值模拟模型及其应用──以丹江口水库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65-171.
|
[18] |
沈荣开, 邓世鹏, 张瑜芳, 黄介生.
不同土壤含水率情况下透明塑膜覆盖增温效应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368-374.
|
[19] |
刘昌明, 孙睿.
水循环的生态学方面:土壤-植被-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51-259.
|
[20] |
蔡启铭, 杨平.
大气-水体系统中PAR传输模式及湖泊初级生产力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171-17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