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丁一汇, 柳艳菊, 宋亚芳.
东亚夏季风水汽输送带及其对中国大暴雨与洪涝灾害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629-64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01
|
[2] |
张士辰, 王晓航, 厉丹丹, 吉立.
溃坝应急撤离研究与实践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1): 140-14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1.016
|
[3] |
李宗坤, 葛巍, 王娟, 李巍.
中国大坝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89-5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6
|
[4] |
刘国纬.
水污染控制管理的新视角与新理论———评《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466-466.
|
[5] |
刘宁.
中国水文水资源常态与应急统合管理探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80-286.
|
[6] |
王绍玉, 刘佳.
城市洪水灾害易损性多属性动态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334-340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8.017
|
[7] |
邹强, 周建中, 周超, 陈生水, 宋利祥, 郭俊, 刘懿.
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323-333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8.018
|
[8] |
刘宁, 黄金池, 张启义.
卡马水库应急除险工作的启示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742-747.
|
[9] |
刘宁.
堰塞湖应急处置实践与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41-549.
|
[10] |
《水科学进展》编辑部.
需水管理的定义与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747-754.
|
[11] |
仇蕾, 王慧敏, 马树建.
极端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69-875.
|
[12] |
金菊良, 王银堂, 魏一鸣, 王宗志, 刘克琳.
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广义熵智能分析的理论框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94-900.
|
[13] |
肖志娟, 解建仓, 孔珂, 李亮.
应急调水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17-821.
|
[14] |
王少平, 俞立中, 许世远.
流域面源集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571-575.
|
[15] |
余强, 赵云章, 苗晋祥, 张国建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下水库的基本特征与调控管理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09-212.
|
[16] |
曾思育, 傅国伟.
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81-86.
|
[17] |
陈锡林.
江苏资源水利的实践及发展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14-320.
|
[18] |
魏一鸣, 杨存键, 金菊良.
洪水灾害分析与评估的综合集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25-30.
|
[19] |
刘健民.
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和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255-260.
|
[20] |
陈守煜, 邱林.
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广义保证率与多目标模糊优化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215-22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