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蔡奕, 石涛, 姚俊兰, 刘曙光, 阮西科, 徐佳.
河道潜流交换水动力过程现场监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4): 638-64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4.015
|
[2] |
赵维阳, 杨云平, 张华庆, 张明进, 袁晶, 杨保岑.
三峡大坝下游近坝段沙质河床形态调整及洲滩联动演变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862-87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06
|
[3] |
晏自立, 徐元, 李丹勋.
推移质翻越低坝输移特性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3): 356-36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3.005
|
[4] |
樊靖郁, 陈春燕, 赵亮, 王岱峰, 王道增.
床面粗糙度和底床渗透率对泥-水界面物质交换特性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2): 232-23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2.009
|
[5] |
陈孝兵, 郑春阳, 袁越.
河床沉积物非均质性影响下的潜流交换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220-22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07
|
[6] |
姬雨雨, 陈求稳, 施文卿, 易齐涛, 林育青.
水库运行对漫湾库区洲滩水热交换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1): 73-7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1.009
|
[7] |
任杰, 程嘉强, 杨杰, 程琳.
潜流交换温度示踪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4): 597-6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4.016
|
[8] |
刘东升, 赵坚, 吕辉.
大坝下游河岸带冬夏季水热交换特征对比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1): 124-13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1.014
|
[9] |
许琳娟, 曹文洪, 刘春晶.
非均匀沙运动特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6): 841-84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6.006
|
[10] |
余明辉, 陈曦, 魏红艳, 胡呈维, 吴松柏.
不同近岸河床组成情况下岸坡崩塌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2): 176-1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2.002
|
[11] |
李国敏, 余明辉, 陈曦, 胡呈维.
均质土岸坡崩塌与河床冲淤交互过程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66-7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09
|
[12] |
余明辉, 郭晓.
崩塌体水力输移与塌岸淤床交互影响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77-683.
|
[13] |
孙东坡, 刘明潇, 张晓雷, 孙羽.
冲积性河流河床冲淤调整对洪水泥沙过程的响应——以黄河游荡型河段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68-676.
|
[14] |
林俊强, 严忠民, 夏继红.
微弯河岸沿线扰动压强分布特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6): 855-860.
|
[15] |
余明辉, 申康, 吴松柏, 魏红艳.
水力冲刷过程中塌岸淤床交互影响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75-682.
|
[16] |
林俊强, 严忠民, 夏继红.
弯曲河岸侧向潜流交换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118-124.
|
[17] |
鲁程鹏, 束龙仓, 陈洵洪.
河床地形影响潜流交换作用的数值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789-79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759.015
|
[18] |
张大伟, 黄金池, 何晓燕.
无粘性均质土石坝漫顶溃决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2): 222-228.
|
[19] |
金光球, 李凌.
河流中潜流交换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85-293.
|
[20] |
刘建国, 王洪涛, 聂永丰.
多孔介质中溶质有效扩散系数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58-46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