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金佳鑫, 肖园园, 金君良, 朱求安, 雍斌, 季盈盈.
长江流域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6): 867-87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6.006
|
[2] |
顾磊, 陈杰, 尹家波, 郭强, 王惠民, 周建中.
气候变化下中国主要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潜在风险传播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321-33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01
|
[3] |
严登华, 王坤, 李相南, 秦天玲, 翁白莎, 刘思妤.
全球陆地地表水资源演变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703-71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07
|
[4] |
王煜, 尚文绣, 彭少明.
基于水库群预报调度的黄河流域干旱应对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175-1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03
|
[5] |
王文, 王鹏, 崔巍.
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与多源水文数据对比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759-76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01
|
[6] |
高超, 陈实, 翟建青, 张正涛, 刘青.
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36-44.
|
[7] |
陆桂华, 何健, 吴志勇, 杨扬, 黄嘉佑.
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异常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11-17.
|
[8] |
严登华, 袁喆, 杨志勇, 王勇, 于赢东.
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34-41.
|
[9] |
荣艳淑, 周云, 王文.
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5-22.
|
[10] |
郝振纯, 鞠琴, 王璐, 王慧敏, 江微娟.
气候变化下淮河流域极端洪水情景预估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05-614.
|
[11] |
窦明, 左其亭, 胡瑞, 李桂秋.
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48-254.
|
[12] |
徐静, 任立良, 刘晓帆, Vijay. P. Singh, 刘薇, 袁飞.
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降雨不确定性传播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22-427.
|
[13] |
赵永平, 陈永利, 张勐宁, 王凡, 吴爱明.
两类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的演变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7-13.
|
[14] |
马宗伟, 许有鹏, 李嘉峻.
河流形态的分维及与洪水关系的探讨——以长江中下游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30-534.
|
[15] |
唐勇, 胡和平, 田富强, 卢麾.
鳌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95-299.
|
[16] |
许炯心.
黄河下游洪水的泥沙输移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62-568.
|
[17] |
李栋梁, 张佳丽, 全建瑞, 章克俭.
黄河上游径流量演变特征及成因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22-28.
|
[18] |
欣金彪.
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88-291.
|
[19] |
谈佩文, 王船海, 顾大辛, 李光炽, 周奕梅.
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24-129.
|
[20] |
高国栋, 翟盘茂.
长江流域旱涝典型年大气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10-1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