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金佳鑫, 肖园园, 金君良, 朱求安, 雍斌, 季盈盈.
长江流域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6): 867-87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6.006
|
[2] |
顾磊, 陈杰, 尹家波, 郭强, 王惠民, 周建中.
气候变化下中国主要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潜在风险传播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321-33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01
|
[3] |
彭少明, 王煜, 尚文绣, 郑小康, 李克飞.
应对干旱的黄河干流梯级水库群协同调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2): 172-18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2.003
|
[4] |
徐翔宇, 许凯, 杨大文, 郦建强.
多变量干旱事件识别与频率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373-38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07
|
[5] |
王煜, 尚文绣, 彭少明.
基于水库群预报调度的黄河流域干旱应对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175-1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03
|
[6] |
周平, 周玉良, 金菊良, 蒋尚明, 吴成国.
水文双变量重现期分析及在干旱中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382-3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08
|
[7] |
王文, 王鹏, 崔巍.
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与多源水文数据对比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759-76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01
|
[8] |
严登华, 袁喆, 杨志勇, 王勇, 于赢东.
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34-41.
|
[9] |
刘金涛, 冯德锃, 陈喜, 吴吉春, 顾卫明.
山坡地形曲率分布特征及其水文效应分析——真实流域的野外实验及相关分析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-6.
|
[10] |
何惠.
中国水文站网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460-465.
|
[11] |
李志军, 孙万光, 许士国, 李青山, 白炎, 王昕.
短期水文气象资料估算哈尔滨至同江冰厚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28-433.
|
[12] |
曾勇, 杨志峰, 刘静玲.
城市湖泊水华预警模型研究——以北京“六海”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79-85.
|
[13] |
储开凤, 汪静萍.
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68-474.
|
[14] |
丛沛桐, 王瑞兰, 李翠霞.
黄河封河期冰凌预警地电测试技术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6): 877-880.
|
[15] |
倪深海, 顾颖, 王会容.
中国农业干旱脆弱性分区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05-709.
|
[16] |
彭定志, 熊立华, 郭生练, 胡彩虹, 张红.
MODIS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83-688.
|
[17] |
王维第.
中国古代对水文循环和水沙关系的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99-802.
|
[18] |
王栋, 朱元甡.
最大熵原理在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424-430.
|
[19] |
杨扬, 张建云, 戚建国, 岳智慧.
雷达测雨及其在水文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92-98.
|
[20] |
郭其蕴, 沙万英.
本世纪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1): 65-7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