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肖诗云, 郭晓阳, 李娜.
洪水水流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模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418-4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10
|
[2] |
周建银, 姚仕明, 王敏, 朱勇辉, 陈栋.
土石坝漫顶溃决及洪水演进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2): 287-3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2.015
|
[3] |
夏军强, 陈倩, 董柏良, 张晓雷.
雨水口堵塞程度对其泄流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843-85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04
|
[4] |
陈倩, 夏军强, 董柏良.
城市洪涝中雨水口泄流能力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10-1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02
|
[5] |
南军虎, 马保泰, 王煜搏, 牛争鸣, 洪镝.
水平旋流消能工水力学研究方法适宜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390-39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11
|
[6] |
付辉, 郭新蕾, 杨开林, 郭永鑫, 王涛.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倒虹吸进口上游垂向流速分布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922-92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13
|
[7] |
李涛, 张俊华, 夏军强, 马怀宝, 郜国明, 王增辉.
小浪底水库溯源冲刷效率评估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716-72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09
|
[8] |
李志威, 王兆印, 张晨笛, 余国安, 张康, 漆力健.
人工阶梯-深潭破坏案例与稳定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820-82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08
|
[9] |
马志敏, 邹先坚, 赵小红, 许明, 陶维亮.
基于B超成像的泥沙起动流速测量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59-6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08
|
[10] |
卫望汝, 邓军, 田忠, 张法星.
明渠水流自掺气发展区水气结构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704-712.
|
[11] |
牛争鸣, 南军虎, 洪镝.
一种新型掺气设施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72-378.
|
[12] |
罗永钦, 刁明军, 何大明, 白绍学.
高坝明流泄洪洞掺气减蚀三维数值模拟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1): 110-116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104.2014.011
|
[13] |
胡旭跃, 张青松, 马利军.
过渡段对连续弯道水流影响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6): 851-858.
|
[14] |
邓军, 许唯临, 刘善均, 王韦.
射流掺气对水垫塘及坑底压强影响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73-378.
|
[15] |
李云, 李君.
溃坝模型试验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304-310.
|
[16] |
彭勇, 张建民, 许唯临, 刘善均, 王韦.
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掺气水深及消能率的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63-68.
|
[17] |
吴时强, 吴修锋, 周辉, 陈惠玲.
底流消能方式水电站泄洪雾化模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84-88.
|
[18] |
季日臣, 何文社, 房振叶.
斜交桥壅水试验研究与理论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4): 504-508.
|
[19] |
叶茂, 伍超, 林威, 王飞, 王贵川.
侧向水平进水孔口立轴旋涡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42-845.
|
[20] |
杨永森, 杨永全.
掺气减蚀设施体型优化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44-14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