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扬李, 周祖昊, 刘佳嘉, 王鹏翔, 李玉庆, 朱熠明, 姜欣彤, 王康, 王富强.
基于水热耦合的青藏高原分布式水文模型——Ⅱ.考虑冰川和冻土的尼洋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01-21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05
|
[2] |
陈敏建, 张秋霞, 汪勇, 闫龙, 邓伟.
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补给植被的临界埋深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24-3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03
|
[3] |
陆垂裕, 李慧, 孙青言, 王浩, 严聆嘉, 张博.
分布式“河道-沉陷区-地下水”水循环耦合模型——Ⅱ:模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3): 366-37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3.004
|
[4] |
翟远征, 王金生, 滕彦国, 左锐.
地下水更新能力评价指标问题刍议——更新周期和补给速率的适用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56-61.
|
[5] |
谭秀翠, 杨金忠, 宋雪航, 查元源.
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73-81.
|
[6] |
吴谋松, 王康, 谭霄, 黄介生.
土壤冻融过程中水流迁移特性及通量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4): 543-550.
|
[7] |
陆胤昊, 叶柏生, 李翀.
冻土退化对海拉尔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19-325.
|
[8] |
杨永刚, 肖洪浪, 赵良菊, 邹松兵, 尹振良.
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24-630.
|
[9] |
阳勇, 陈仁升, 吉喜斌, 卿文武, 刘俊峰, 韩春坛.
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30-35.
|
[10] |
郭占荣, 韩双平, 荆恩春.
西北内陆盆地冻结-冻融期的地下水补给与损耗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21-325.
|
[11] |
张光辉, 聂振龙, 刘少玉, 陈宗宇, 张翠云, 申建梅, 王金哲, 程旭学, 张荷生.
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源组成及其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73-678.
|
[12] |
周余华, 叶伯生, 胡和平.
土壤冻融条件下的陆面过程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87-891.
|
[13] |
崔远来, 李远华, 吕国安, 沙宗尧.
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280-285.
|
[14] |
郑德凤, 赵勇胜, 王本德.
轻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特征与模拟预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21-325.
|
[15] |
王锦国, 周志芳.
裂隙岩体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尺度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239-245.
|
[16] |
钟华平, 刘恒, 王义, 托娅, 耿雷华, 颜志俊.
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绿洲与水资源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223-228.
|
[17] |
李春友, 任理, 李保国.
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盐耦合运动规律模拟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25-332.
|
[18] |
胡克林, 李保国, 陈德立.
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的空间变异性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08-414.
|
[19] |
张蔚榛, 张瑜芳.
渍害田地下排水设计指标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304-310.
|
[20] |
杨金忠, 蔡树英, 叶自桐.
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84-9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