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毛鸿飞, 袁剑平, 庞建华, 贾宝柱.
水平圆柱强迫振荡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2): 278-28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2.014
|
[2] |
杨苗, 龚家国, 赵勇, 赵翠平.
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5): 709-71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5.011
|
[3] |
蒋昌波, 刘洋, 邓斌, 刘易庄, 陈家源.
出渗对均匀大粒径泥沙附近水动力特性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1): 67-7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1.008
|
[4] |
王雪松, 陈曦, 马洪超, 谢永生.
赣北红土区工程堆积体坡面水动力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3): 412-42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3.009
|
[5] |
洪安宇, 王正中, 赵延风.
层流区Shields曲线分布规律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837-84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10
|
[6] |
苑希民, 田福昌, 王丽娜.
漫溃堤洪水联算全二维水动力模型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83-9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11
|
[7] |
钟强, 陈启刚, 曹列凯, 李丹勋, 王兴奎.
高坝泄洪水面曲面及流速场的原型测量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829-83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09
|
[8] |
蒋昌波, 王刚, 邓斌, 刘易庄.
新型开孔桥墩水动力特性的PIV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383-391.
|
[9] |
刘晓芳, 黄河清, 邓彩云.
江心洲平衡形态水动力条件的理论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477-483.
|
[10] |
张原锋, 王平, 侯素珍, 吴保生.
黄河上游干支流交汇区沙坝淤堵形成条件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33-339.
|
[11] |
魏娟, 李然, 康鹏, 刘盛赟.
水流交汇区污染物输移扩散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822-82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757.009
|
[12] |
陈杰, 蒋昌波, 刘虎英, 刘胜宇.
潜堤对破碎区至冲泻区水动力特性影响数值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382-390.
|
[13] |
姜国强, 任秀文, 李炜.
横流环境湍射流涡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3): 307-314.
|
[14] |
王晓刚, 严忠民, 张幸农.
河床高差对Y型汇流口螺旋流结构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28-834.
|
[15] |
焦爱萍, 刘沛清, 刘宪亮.
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不同流量比两股射流水垫塘的消能特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38-244.
|
[16] |
茅泽育, 赵升伟, 罗昇, 张磊.
明渠交汇口水流分离区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7-12.
|
[17] |
郭志学, 方铎, 曹叔尤, 余斌.
泥石流入汇条件下交汇区的流动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67-471.
|
[18] |
肖勇, 金忠青.
固壁紊流流速分布指数型公式和阻力规律——(Ⅱ)过渡区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64-68.
|
[19] |
周创兵, 叶自桐, 韩冰.
岩石节理面形态与水力特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3): 233-239.
|
[20] |
肖勇, 金忠青.
固壁紊流流速分布指数型公式和阻力规律——(Ⅰ)粗糙区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48-15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