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宇, 李铁键, 李家叶, 钟德钰.
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雨季水汽输送及降水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348-35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05
|
[2] |
胡庆芳, 张建云, 王银堂, 黄勇, 刘勇, 李伶杰.
城市化对降水影响的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1): 138-15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1.016
|
[3] |
宋献方, 唐瑜, 张应华, 马英, 韩冬梅, 卜红梅, 杨丽虎, 刘飞.
北京连续降水水汽输送差异的同位素示踪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488-4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02
|
[4] |
王乃昂, 马宁, 陈红宝, 陈秀莲, 董春雨, 张振瑜.
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153-160.
|
[5] |
刘向培, 王汉杰, 何明元, 史小康.
不同陆面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58-666.
|
[6] |
刘向培, 王汉杰, 何明元.
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1): 29-37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104.2012.005
|
[7] |
刘光生, 王根绪, 孙向阳, 高洋.
多年冻土区风火山流域降水河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621-627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824.1606.003
|
[8] |
赵传成, 丁永建, 叶柏生, 赵求东.
天山山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估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315-322.
|
[9] |
刘俊峰, 陈仁升, 卿文武, 阳勇.
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山区降水垂直分布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447-454.
|
[10] |
王舒, 严登华, 秦天玲, 刘汝海.
基于PER-Kriging插值方法的降水空间展布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6): 756-763.
|
[11] |
董志文, 李忠勤.
天山高山区与郊区降水中颗粒物特征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7-14.
|
[12] |
李廷勇, 李红春, 沈川洲, 杨朝秀, 李俊云, 衣成城, 袁道先, 王建力, 谢世友.
2006~2008年重庆大气降水δD和δ18O特征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757-764.
|
[13] |
徐利岗, 周宏飞, 李彦, 李晖, 汤英.
中国北方荒漠区降水稳定性与趋势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792-799.
|
[14] |
张应华, 仵彦卿.
黑河流域不同水体中δ18O的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864-870.
|
[15] |
张光辉, 费宇红, 刘克岩, 王金哲.
华北平原农田区地下水开采量对降水变化响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43-48.
|
[16] |
王家祁, 姚惠明, 关铁生.
暴雨和降水偏态系数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3): 365-370.
|
[17] |
王可丽, 程国栋, 江灏, 张立杰.
祁连山-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91-97.
|
[18] |
章新平, 姚檀栋, 田立德, 刘晶淼.
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水体中的氧稳定同位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50-56.
|
[19] |
张继国, 刘新仁.
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——(Ⅱ)模型评价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38-143.
|
[20] |
王家祁, 顾文燕, 姚惠明.
中国降水与暴雨的季节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08-11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