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任国玉, 战云健, 任玉玉, 陈峪, 王涛, 柳艳菊, 孙秀宝.
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——I.气候学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3): 299-31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3.001
|
[2] |
任国玉, 任玉玉, 战云健, 孙秀宝, 柳艳菊, 陈峪, 王涛.
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——Ⅱ.现代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451-46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01
|
[3] |
孙才志, 陈丽新, 刘玉玉.
中国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估算及时空差异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37-643.
|
[4] |
王志福, 钱永甫.
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和强度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1-9.
|
[5] |
郭洁, 李国平, 黄文诗, 陈娇娜, 郝丽萍, 杨东.
不同类型降雨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763-768.
|
[6] |
任国玉, 姜彤, 李维京, 翟盘茂, 罗勇, 马柱国.
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772-779.
|
[7] |
刘成, 何耘, 张红亚.
水沙动态图法分析中国主要江河水沙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317-324.
|
[8] |
王金星, 张建云, 李岩, 章四龙.
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56-661.
|
[9] |
闵屾, 钱永甫.
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765-771.
|
[10] |
丛振涛, 倪广恒, 杨大文, 雷志栋.
“蒸发悖论”在中国的规律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147-152.
|
[11] |
孟宪红, 吕世华, 张宇, 张堂堂.
基于MODIS数据的金塔绿洲上空大气水汽含量反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264-269.
|
[12] |
曾思育, 杜鹏飞, 陈吉宁.
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的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08-112.
|
[13] |
王可丽, 江灏, 赵红岩.
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64-169.
|
[14] |
李国平, 黄丁发, 刘碧全.
地基GPS遥感的成都地区夏季可降水量的日循环合成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60-163.
|
[15] |
曹丽青, 余锦华, 葛朝霞.
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39-443.
|
[16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陈廷扬, 徐其高, Norman E. Peters.
中国陆地水元素组成的中子活化分析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35-541.
|
[17] |
丰华丽, 王超, 朱光灿.
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生态需水的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57-762.
|
[18] |
曾思育, 傅国伟.
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81-86.
|
[19] |
王慧敏, 徐立中.
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65-172.
|
[20] |
汪静萍, 刘国纬.
山西上空水汽输送和水分循环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2): 107-11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