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森林, 毛玉鑫, 李丹, 梁斌, 孙亚婷, 谭安琪.
基于逻辑规范的水系连通定义及分类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6): 890-90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6.008
|
[2] |
贾卫红, 徐卫忠, 李琼芳, 周正模.
基于暴雨衰减特性的上海市长历时综合暴雨公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11-21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06
|
[3] |
周正正, 刘曙光, DanielB Wright.
基于随机暴雨移置方法的城市设计暴雨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4): 583-5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4.012
|
[4] |
刘丙军, 陈晓宏, 雷洪成, 陈文静.
流域水资源供需系统演化特征识别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331-336.
|
[5] |
左俊杰, 蔡永立.
平原河网地区汇水区的划分方法——以上海市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337-343.
|
[6] |
季荣耀, 陆永军, 左利钦.
曹妃甸老龙沟潮汐通道拦门沙演变机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45-652.
|
[7] |
《水科学进展》编辑部.
需水管理的定义与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747-754.
|
[8] |
丛方杰, 周惠成.
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12-518.
|
[9] |
张维然, 王仁涛.
2001-2020年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70-874.
|
[10] |
刘宁.
水基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演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475-481.
|
[11] |
金菊良, 张礼兵, 魏一鸣.
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27-232.
|
[12] |
张妍, 尚金城, 于相毅.
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489-493.
|
[13] |
傅春, 杨志峰, 刘昌明.
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02-506.
|
[14] |
成立, 刘昌明.
水资源及其内涵的研究现状和时间维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53-158.
|
[15] |
冯尚友, 傅喜.
水与可持续发展——定义与内涵(二)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99-106.
|
[16] |
张世法.
水与可持续发展——定义与内涵(三)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96-201.
|
[17] |
夏军.
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研究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70-376.
|
[18] |
.
水与可持续发展——定义与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77-384.
|
[19] |
陈家琦.
全球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187-192.
|
[20] |
本刊编辑部.
笔谈: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3): 206-21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