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彭振阳, 伍靖伟, 黄介生.
应用连续混合器模型模拟非饱和土壤盐分淋洗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50-55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2
|
[2] |
彭兆亮, Q. J. WANG, 王子茹, 王国利, 徐超.
订正与集成多模式的中国季度降水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1-9.
|
[3] |
史文娟, 马媛, 徐飞, 王全九.
不同微尺度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85-593.
|
[4] |
赵春雷, 邵明安, 贾小旭.
黄土高原北部坡面尺度土壤饱和导水率分布与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06-815.
|
[5] |
廖凯华, 徐绍辉, 吴吉春, 朱青.
不同土壤转换函数预测砂土非饱和导水率的对比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4): 560-567.
|
[6] |
廖凯华, 徐绍辉, 吴吉春, 施小清.
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00-20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7
|
[7] |
刘吉平, 吕宪国, 崔炜炜.
别拉洪河流域湿地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3): 392-398.
|
[8] |
刘继龙, 马孝义, 张振华.
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14-221.
|
[9] |
陈家军, 尚光旭, 杨官光, 田亮.
多孔介质水油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61-268.
|
[10] |
陆乐, 吴吉春, 王晶晶.
多尺度非均质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蒙特卡罗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333-338.
|
[11] |
张家诚.
人水关系的历史回顾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81-584.
|
[12] |
裴元生, 王金生, 田朝晖, 崔鹏.
非饱和流节点间导水率估计及达西平均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16-221.
|
[13] |
刘建国, 王洪涛, 聂永丰.
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269-275.
|
[14] |
李毅, 邵明安, 王文焰, 王全九.
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93-597.
|
[15] |
胡安焱, 高瑾, 贺屹, 于延凤.
干旱内陆灌区土壤水盐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26-729.
|
[16] |
王超, 顾斌杰.
非饱和土壤溶质迁移转化模型参数优化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84-190.
|
[17] |
唐政洪, 蔡强国, 许峰, 朱远达.
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81-787.
|
[18] |
刘建国, 聂永丰.
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99-106.
|
[19] |
秦耀东, 胡克林.
大孔隙对农田耕作层饱和导水率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07-111.
|
[20] |
龚元石, 李保国.
应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估算土壤水渗漏量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16-2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