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彭振阳, 伍靖伟, 黄介生.
应用连续混合器模型模拟非饱和土壤盐分淋洗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50-55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2
|
[2] |
宋卫康, 丁文其, 崔玉军.
枫丹白露砂土的环境箱蒸发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69-76.
|
[3] |
赵春雷, 邵明安, 贾小旭.
黄土高原北部坡面尺度土壤饱和导水率分布与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06-815.
|
[4] |
刘继龙, 马孝义, 张振华, 赵伟森.
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多尺度预测模型与转换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4): 568-573.
|
[5] |
臧荫桐, 丁国栋, 高永, 汪季, 何志, 周瑞平, 王健.
采煤沉陷对风沙区土壤非饱和水分入渗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757-767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801.019
|
[6] |
廖凯华, 徐绍辉, 吴吉春, 施小清.
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00-20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7
|
[7] |
刘继龙, 马孝义, 张振华.
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14-221.
|
[8] |
裴元生, 王金生, 田朝晖, 崔鹏.
非饱和流节点间导水率估计及达西平均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16-221.
|
[9] |
贾宏伟, 康绍忠, 张富仓, 佟玲, 姚立民.
石羊河流域平原区土壤入渗特性空间变异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71-476.
|
[10] |
王康, 张仁铎, 王富庆.
基于连续分形理论的土壤非饱和水力传导度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06-210.
|
[11] |
刘建国, 王洪涛, 聂永丰.
多孔介质非饱和导水率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269-275.
|
[12] |
李毅, 邵明安, 王文焰, 王全九.
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93-597.
|
[13] |
王超, 顾斌杰.
非饱和土壤溶质迁移转化模型参数优化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84-190.
|
[14] |
刘建国, 聂永丰.
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99-106.
|
[15] |
任理, 王济, 秦耀东.
非均质土壤饱和稳定流中盐分运移的传递函数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92-400.
|
[16] |
任理, 李保国, 叶素萍, 杨立国.
稳定流场中饱和均质土壤盐分迁移的传递函数解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07-112.
|
[17] |
郭仁东, 朴芬淑.
非饱和土壤渗透的快速数值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31-236.
|
[18] |
秦耀东, 胡克林.
大孔隙对农田耕作层饱和导水率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07-111.
|
[19] |
刘亚平, 陈川.
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85-89.
|
[20] |
杨金忠, 叶自桐, 贾维钊, 阎世龙.
野外非饱和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245-25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