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昌明, 门宝辉, 赵长森.
生态水文学:生态需水及其与流速因素的相互作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765-77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13
|
[2] |
章光新, 武瑶, 吴燕锋, 刘雪梅.
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737-74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14
|
[3] |
陆志翔, Yongping Wei, 冯起, 肖洪浪, 程国栋.
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5): 772-78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5.015
|
[4] |
陈仁升, 康尔泗, 丁永建.
中国高寒区水文学中的一些认识和参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307-317.
|
[5] |
张建云, 宋晓猛, 王国庆, 贺瑞敏, 王小军.
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——I.城市水文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94-605.
|
[6] |
任立良, 江善虎, 袁飞, 雍斌, 龚露燕, 袁山水.
水文学方法的演进与诠释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586-592.
|
[7] |
代俊峰, 崔远来.
灌溉水文学及其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94-300.
|
[8] |
吕菲, 刘建立.
孔隙网络模型在土壤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915-922.
|
[9] |
张东辉, 张金存, 刘方贵.
关于水文学中非线性效应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76-784.
|
[10] |
张学文, 杨青, 杨莲梅.
大气水文学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79-682.
|
[11] |
包为民, 嵇海祥, 胡其美, 瞿思敏, 赵超.
抗差理论及在水文学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528-532.
|
[12] |
邓伟, 潘响亮, 栾兆擎.
湿地水文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521-527.
|
[13] |
姜付仁, 程晓陶, 向立云, 吴玉成.
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分析及中美90年代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384-388.
|
[14] |
王文圣, 丁晶, 向红莲.
小波分析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515-520.
|
[15] |
傅国斌, 刘昌明.
遥感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47-559.
|
[16] |
陈家琦.
论水资源学和水文学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15-218.
|
[17] |
J. C. I. 杜格.
20世纪科学水文学的崛起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02-214.
|
[18] |
芮孝芳.
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94-98.
|
[19] |
刘苏峡, 刘昌明.
90年代水文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65-369.
|
[20] |
仲志余, 徐承隆, 胡维忠.
长江中下游水文学洪水演进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54-36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