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煜, 彭少明, 郑小康, 尚文绣, 蒋桂芹, 周翔南.
黄河“八七”分水方案的适应性评价与提升策略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5): 632-64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5.003
|
[2] |
翟远征, 王金生, 滕彦国, 左锐.
地下水更新能力评价指标问题刍议——更新周期和补给速率的适用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56-61.
|
[3] |
刘宁, 黄金池, 张启义.
卡马水库应急除险工作的启示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742-747.
|
[4] |
张明, 张建云, 金菊良.
基于遗传熵谱估计的年径流周期识别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37-342.
|
[5] |
桑燕芳, 王栋.
水文时间序列周期识别的新思路与两种新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412-417.
|
[6] |
李文萍, 曹叔尤, 刘兴年.
泥沙颗粒形状对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342-345.
|
[7] |
方修琦, 陈莉, 李帅.
1644-2004年中国洪涝灾害主周期的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656-661.
|
[8] |
王红瑞, 刘昌明, 蒋晓辉.
水体交换周期模型的修正及其在黄河上游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96-202.
|
[9] |
林鸿州, 于玉贞, 李广信, 陈天健.
坡地地质灾害的减灾策略——以降雨预警基准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90-495.
|
[10] |
秦承志, 李宝林, 朱阿兴, 杨琳, 裴韬, 周成虎.
水流分配策略随下坡坡度变化的多流向算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50-456.
|
[11] |
张德生, 沈冰, 沈晋, 王全九.
非均匀土壤中溶质运移的两区模型及其解析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72-78.
|
[12] |
夏军强, 王光谦, 谈广鸣.
横向槽沟内非均匀流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19-125.
|
[13] |
李令跃, 甘泓.
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7-313.
|
[14] |
张继国, 刘新仁.
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——(Ⅰ)基本概念与数据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33-137.
|
[15] |
张继国, 刘新仁.
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信息熵分析——(Ⅱ)模型评价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38-143.
|
[16] |
王万忠, 焦菊英, 郝小品.
黄土高原暴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点面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65-169.
|
[17] |
杨清书, 沈焕庭, 刘新成.
应用数字滤波消除潮位短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56-360.
|
[18] |
黄才安.
考虑起动概率的无粘性均匀沙起动条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78-383.
|
[19] |
张学成, 马秀峰, 丁晶, 邓育仁.
多元平稳随机过程游程计算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31-238.
|
[20] |
陈元芳.
一种可考虑历史洪水的马氏权函数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174-17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