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涂新军, 庞万宁, 陈晓宏, 林凯荣, 刘智勇.
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592-6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7
|
[2] |
徐翔宇, 许凯, 杨大文, 郦建强.
多变量干旱事件识别与频率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373-38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07
|
[3] |
郭芳, 姜光辉, 刘绍华, 汤庆佳.
利用泉水电导率频率分布辨别岩溶含水系统的水源组分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245-25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12
|
[4] |
万金红, 吕娟, 刘和平, 刘建刚, 杨志勇, 陈方舟.
1470—2008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旱涝变化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25-631.
|
[5] |
高超, 陈实, 翟建青, 张正涛, 刘青.
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36-44.
|
[6] |
程亮, 金菊良, 郦建强, 王宗志, 李磊, 袁潇晨.
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96-302.
|
[7] |
杨志勇, 袁喆, 严登华, 于赢东, 翁白莎.
黄淮海流域旱涝时空分布及组合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17-625.
|
[8] |
刘九夫, 谢自银, 鲍振鑫, 朱元甡.
洪水频率分析的次序统计量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79-187.
|
[9] |
金光炎.
水文频率分布模型的异同性与参数估计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466-470.
|
[10] |
肖义, 郭生练, 刘攀, 熊立华, 方彬.
分期设计洪水频率与防洪标准关系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54-60.
|
[11] |
谢华, 黄介生.
两变量水文频率分布模型研究述评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443-452.
|
[12] |
王宗志, 金菊良, 张玲玲.
东湖污染物来源的智能识别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714-719.
|
[13] |
戴昌军, 梁忠民, 栾承梅, 叶亚琦.
洪水频率分析中PDS模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36-140.
|
[14] |
熊立华, 郭生练, 王才君.
国外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61-267.
|
[15] |
李永康, 陈方维, 马开玉, 陆菊中.
长江中下游夏季特大旱涝预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266-271.
|
[16] |
金光炎.
水文频率分析述评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319-327.
|
[17] |
冯利华, 许晓路.
金衢盆地旱涝统计特征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84-88.
|
[18] |
梁忠民, 许大明.
洪水频率分析稳健性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54-160.
|
[19] |
高国栋, 翟盘茂.
长江流域旱涝典型年大气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10-16.
|
[20] |
徐宗学, 曾光明.
洪水频率分析HSPPC模型应用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174-18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