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招, 王均星, 梁砚, 张文传.
深尾水消力池非完全宽尾墩消能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729-73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10
|
[2] |
武周虎.
基于环境扩散条件的河流宽度分类判别准则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1): 53-58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11125.1632.003
|
[3] |
魏娟, 李然, 康鹏, 刘盛赟.
水流交汇区污染物输移扩散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822-82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757.009
|
[4] |
陈丽萍, 蒋军成, 韩冬梅.
挥发性毒物水气耦合扩散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49-553.
|
[5] |
王庆改, 赵晓宏, 吴文军, 杨木水, 马强, 刘坤.
汉江中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00-504.
|
[6] |
吴宇峰, 伍超, 刘小兵.
渐扩散水跃跃长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210-215.
|
[7] |
彭勤文.
随机扩散水质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13-115.
|
[8] |
樊靖郁, 张燕, 王道增.
动水中含污染物冲击射流横向高浓度聚集区的形成机理和特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23-627.
|
[9] |
陈永灿, 朱德军.
梯形断面明渠中纵向离散系数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11-517.
|
[10] |
刘建国, 王洪涛, 聂永丰.
多孔介质中溶质有效扩散系数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58-462.
|
[11] |
夏军强, 王光谦, 吴保生.
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——Ⅱ二维混合模型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396-400.
|
[12] |
夏军强, 王光谦, 吴保生.
黄河下游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的数值模拟——Ⅰ二维混合模型的建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389-395.
|
[13] |
芮孝芳, 石朋.
基于地貌扩散和水动力扩散的流域瞬时单位线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39-444.
|
[14] |
郑旭荣, 邓志强, 申继红.
顺直河流横向紊动扩散系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670-674.
|
[15] |
唐洪武, 李行伟.
鸭嘴阀扩散器紊动射流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53-159.
|
[16] |
王祥三, 李大美.
蛟路江河口海域污染非线性扩散数值解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50-355.
|
[17] |
邓志强, 褚君达.
河流纵向分散系数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37-142.
|
[18] |
郭建青, 王洪胜, 李云峰.
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相关系数极值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87-391.
|
[19] |
王超.
多孔T型扩散器排放流态特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176-181.
|
[20] |
王超, 吴东敏.
河道扩散器排放近区稀释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309-31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