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董林垚, 张平仓, 刘纪根, 童晓霞, 谢浩.
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671-68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04
|
[2] |
任立良, 沈鸿仁, 袁飞, 赵崇旭, 杨肖丽, 郑培丽.
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文干旱演变特征剖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4): 492-50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4.002
|
[3] |
段水强.
小尺度径流空间差异性及成因探索——以青海省黄南州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1): 11-2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1.002
|
[4] |
陈建生, 赵洪波, 詹泸成.
赤水林区旱季雾水对地表径流的水量贡献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3): 377-38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3.005
|
[5] |
黄李冰, 李义天, 韩剑桥, 孙昭华, 杨云平.
径潮动力对长江河口滞流点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72-5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4
|
[6] |
李致家, 黄鹏年, 姚成, 李巧玲, 赵丽霞, 余钟波.
灵活架构水文模型在不同产流区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28-35.
|
[7] |
史晓亮, 杨志勇, 严登华, 李颖, 袁喆.
滦河流域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21-27.
|
[8] |
曾思栋, 夏军, 杜鸿, 张利平, 陈向东, 王任超, ADITYA Sood.
气候变化、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及CO2浓度升高对滦河流域径流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10-20.
|
[9] |
李二辉, 穆兴民, 赵广举.
1919—2010年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变化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2): 155-163.
|
[10] |
陆胤昊, 叶柏生, 李翀.
冻土退化对海拉尔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19-325.
|
[11] |
周艳春, 张永强, 许士国.
森林火灾对典型小流域径流影响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190-196.
|
[12] |
孙正宝, 陈治谏, 廖晓勇, 王海明.
侵蚀性降雨识别的模糊隶属度模型建立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6): 801-806.
|
[13] |
张铭, 李承军, 张勇传.
贝叶斯概率水文预报系统在中长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40-44.
|
[14] |
吴浩云, 刁训娣, 曾赛星.
引江济太调水经济效益分析——以湖州市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88-892.
|
[15] |
蓝永超, 康尔泗, 张济世, 胡兴林.
近50年来ENSO与祁连山区气温降水和出山径流的对应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41-145.
|
[16] |
张顺利, 陶诗言.
雅鲁藏布江流域地-气系统的水平衡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09-515.
|
[17] |
刘贤赵, 康绍忠.
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56-60.
|
[18] |
彭梅香, 葛朝霞, 王怀柏.
黄河上游径流与太平洋海温场关系及其预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272-276.
|
[19] |
岑国平, 沈晋, 范荣生.
城市设计暴雨雨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41-46.
|
[20] |
王文均, 叶敏, 陈显维.
长江径流时间序列混沌特性的定量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2): 87-9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