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.
《水科学进展》历届编辑委员会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3-4.
|
[2] |
.
《水科学进展》历史沿革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2-2.
|
[3] |
刘国纬, 胡四一, 张建云.
传承求索荟八方精品 开拓创新促水利发展——《水科学进展》创刊30周年序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1-1.
|
[4] |
储开凤, 汪静萍.
我国水文循环与地表水研究进展(1998-2001年)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408-413.
|
[5] |
王红瑞, 宋宇, 刘昌明, 陈家军.
混沌理论及在水科学中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400-407.
|
[6] |
冯彦, 何大明.
国际河流的水权及其有效利用和保护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124-128.
|
[7] |
姜付仁, 程晓陶, 向立云, 吴玉成.
美国20世纪洪水损失分析及中美90年代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384-388.
|
[8] |
范文田.
2000年度《水科学进展》的综合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88-788.
|
[9] |
何闻.
2001年《水科学进展》被美国《工程索引(Ei)》光盘数据库收录情况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00-700.
|
[10] |
范文田.
《水科学进展》1999年的科学计量指标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69-570.
|
[11] |
何闻.
读《199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》看《水科学进展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135-136.
|
[12] |
王锦国, 周志芳, 汤瑞凉.
水-岩作用的线性规划模型与应用研究——以溪洛渡水电工程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18-122.
|
[13] |
汪静萍, 潘理中.
水科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95-99.
|
[14] |
熊莉芸.
国际水科学学术组织简介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3): 261-262.
|
[15] |
《水科学进展》编辑部.
《水科学进展》论文情况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2): 166-166.
|
[16] |
陈家琦.
水科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动力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241-245.
|
[17] |
戴申生.
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及其科学贡献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1): 75-79.
|
[18] |
汪静萍.
《水科学进展》召开首次编委会议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3): 216-216.
|
[19] |
陈家琦.
国际水资源管理水文基础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
. 水科学进展,
1990, 1(1): 65-65.
|
[20] |
赵珂经.
国际水文计划的科学成就
. 水科学进展,
1990, 1(1): 60-6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