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森林, 李丹, 陶湘明, 黄宇昊.
水库防洪补偿调节线性规划模型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507-51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04
|
[2] |
蔡燿隆, 邱奕儒.
城区雨洪利用策略及雨洪滞蓄系统容量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341-34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7
|
[3] |
徐光来, 许有鹏, 王柳艳.
基于水流阻力与图论的河网连通性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776-781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800.017
|
[4] |
梁忠民, 郭彦, 胡义明, 汤春义.
基于copula函数的三峡水库预泄对鄱阳湖防洪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485-492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8
|
[5] |
李原园, 郦建强, 石海峰, 沈褔新, 文康, 李琪, 李蝶娟, 李福绥, 雷Wen.
中国防洪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490-495.
|
[6] |
方红远, 王银堂, 胡庆芳.
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726-731.
|
[7] |
刘招, 黄文政, 黄强, 张永永.
基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图的洪水资源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78-583.
|
[8] |
李茂田, 陈中原.
长江九江段40年来河道演变的DEM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330-335.
|
[9] |
秦肖生, 曾光明.
遗传算法在水环境灰色非线性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31-36.
|
[10] |
王同生.
99洪水和对进一步治理太湖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87-94.
|
[11] |
胡四一, 施勇, 戚晨, 王银堂, 吴永祥.
1998年长江中游洪水系统反演及高洪水位形成原因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3): 242-250.
|
[12] |
胡四一, 宋德敦, 吴永祥, 崔信民, 邹鹰, 沈福新, 王银堂, 戴星.
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283-294.
|
[13] |
吴永祥, 戴星.
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——总控管理与人机界面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05-312.
|
[14] |
崔信民, 许小敏, 黄菊.
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——数据库及其信息查询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19-325.
|
[15] |
邹鹰, 金管生.
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——防洪知识库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26-330.
|
[16] |
翁文斌, 罗强, 王喜喜.
汾河防洪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79-84.
|
[17] |
汪德爟, 俞波.
水质污染的概率规划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66-72.
|
[18] |
叶秉如, 方道南.
大型多目标线性规划解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270-277.
|
[19] |
梅立庚.
岳城水库汛期调度方案的改进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3): 179-185.
|
[20] |
丁晶, 邓育仁, 侯玉, 梁棣.
水库防洪安全设计时设计洪水过程线法适用性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1): 45-5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