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黄生志, 杜梦, 李沛, 郭怿, 王璐.
变化环境下降雨集中度的变异与驱动力探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4): 496-5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4.005
|
[2] |
袁晶, 许全喜.
金沙江流域水库拦沙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4): 482-4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4.004
|
[3] |
董林垚, 张平仓, 刘纪根, 童晓霞, 谢浩.
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671-68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04
|
[4] |
樊霖, 茅泽育, 吴剑疆, 齐文彪.
松花江白山河段冰情数值计算及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6): 890-89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6.012
|
[5] |
张兵, 宋献方, 张应华, 韩冬梅, 杨丽虎, 唐常源.
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336-347.
|
[6] |
张明, 张建云, 金菊良.
基于遗传熵谱估计的年径流周期识别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37-342.
|
[7] |
张强, 陈桂亚, 许崇育, 许有鹏, 刘春玲, 姜彤.
长江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可能影响原因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80-85.
|
[8] |
桑燕芳, 王栋.
水文时间序列周期识别的新思路与两种新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412-417.
|
[9] |
姜彤, 苏布达, MARCO Gemmer.
长江流域降水极值的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50-655.
|
[10] |
方修琦, 陈莉, 李帅.
1644-2004年中国洪涝灾害主周期的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656-661.
|
[11] |
陈敏建, 丰华丽, 王立群, 陈清勇.
适宜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45-750.
|
[12] |
任杰, 吴超羽, 贾良文.
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中代表输入条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78-282.
|
[13] |
王红瑞, 刘昌明, 蒋晓辉.
水体交换周期模型的修正及其在黄河上游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96-202.
|
[14] |
刘凌, 贺国庆.
西江流域硝酸盐氮输出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55-660.
|
[15] |
张妍, 尚金城, 于相毅.
主成分-聚类复合模型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——以松花江吉林段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92-595.
|
[16] |
唐勇, 胡和平, 田富强, 卢麾.
鳌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95-299.
|
[17] |
张顺利, 陶诗言.
雅鲁藏布江流域地-气系统的水平衡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09-515.
|
[18] |
毛晓敏, 杨诗秀, 雷志栋, 何长德, 周凯.
叶尔羌河流域裸地潜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13-320.
|
[19] |
高国栋, 翟盘茂.
长江流域旱涝典型年大气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10-16.
|
[20] |
问德溥.
试论周期平稳马氏策略输出的均匀性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3): 179-18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