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苗蔚, 陈启刚, 李丹勋, 钟强.
泥沙起动概率的高速摄影测量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5): 698-7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5.011
|
[2] |
宋晓猛, 孔凡哲, 占车生, 韩继伟.
基于统计理论方法的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642-649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3
|
[3] |
任立良, 江善虎, 袁飞, 雍斌, 龚露燕, 袁山水.
水文学方法的演进与诠释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4): 586-592.
|
[4] |
杨志峰, 于世伟, 陈贺, 佘敦先.
基于栖息地突变分析的春汛期生态需水阈值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67-574.
|
[5] |
徐静, 任立良, 刘晓帆, Vijay. P. Singh, 刘薇, 袁飞.
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降雨不确定性传播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22-427.
|
[6] |
朱恒峰, 赵文武, 康慕谊, 郭雯雯.
水土保持地区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影响的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400-406.
|
[7] |
戴志军, 李为华, 李九发, 陈吉余.
特枯水文年长江河口汛期盐水入侵观测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35-840.
|
[8] |
王宗志, 王银堂, 胡四一.
水库控制流域汛期分期的有效聚类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4): 580-585.
|
[9] |
周丰, 郭怀成, 黄凯, 郁亚娟, 郝泽嘉.
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河流水质空间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4): 544-551.
|
[10] |
邹鹰, 郭方, 沈国昌, 王银堂.
岳城水库控制流域暴雨洪水的时程分布规律及分期划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65-270.
|
[11] |
郑德凤, 王本德, 年廷凯.
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糊集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720-725.
|
[12] |
芮孝芳.
流域汇流的概率论体系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35-139.
|
[13] |
詹道强.
沂沭泗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与临沂站洪峰流量的对比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88-91.
|
[14] |
李和平, 徐友明, 饶素秋.
北极海冰对黄河上游汛期水量丰枯的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284-290.
|
[15] |
王文圣, 丁晶, 邓育仁.
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58-463.
|
[16] |
黄伟军, 丁晶.
模糊水文统计分析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19-123.
|
[17] |
张世法, 崔新文.
径流的趋势分析和概率预测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1): 22-28.
|
[18] |
宋慧珠, 张世法.
区域干旱统计特征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18-25.
|
[19] |
李永康.
江淮流域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背景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268-273.
|
[20] |
陈守煜.
相似流域选择的模糊集模型与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288-29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