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晓宏, 颜依寒, 李诚, 危润初.
溶蚀丘陵型岩溶流域概念性水文模型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1): 1-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1.001
|
[2] |
吕玉香, 胡伟, 杨琰.
岩溶关键带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123-13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13
|
[3] |
周益人, 潘军宁, 左其华.
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越浪量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6): 908-91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6.015
|
[4] |
郭芳, 姜光辉, 刘绍华, 汤庆佳.
利用泉水电导率频率分布辨别岩溶含水系统的水源组分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245-25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12
|
[5] |
周俊伟, 包为民, 孙逸群, 张乾.
河道一维非恒定流微分结构摩阻公式及其试验论证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571-5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11
|
[6] |
曹斌, 邹燚, 夏建新.
不同粒度颗粒在非恒定管流中跟随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56-36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5
|
[7] |
李晓亮.
破碎波条件下直立堤平均越浪量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445-45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16
|
[8] |
俞云利, 赖锡军.
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24-231.
|
[9] |
冯小香, 张小峰, 崔占峰.
垂向二维非恒定流及悬浮物分布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18-524.
|
[10] |
程永光, 索丽生.
二维明渠非恒定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9-14.
|
[11] |
钱家忠, 汪家权, 葛晓光, 张寿全, 李如忠.
我国北方型裂隙岩溶水流及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509-512.
|
[12] |
钱家忠, 吴剑锋, 朱学愚, 董洪信, 李根义.
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群孔抽水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98-601.
|
[13] |
魏根群, 陈璧宏, 宿晓辉.
反调节水库非恒定流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491-498.
|
[14] |
程永光, 索丽生.
计算明渠非恒定流的一个Lattice BGK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62-367.
|
[15] |
夏军强, 王光谦, 谈广鸣.
横向槽沟内非均匀流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19-125.
|
[16] |
朱春龙.
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计算的优化算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75-78.
|
[17] |
侯玉, 卓建民, 郑国权.
河网非恒定流汊点分组解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48-52.
|
[18] |
李砚阁, 杨昌兵, 耿雷华, 王力, 冯玉明, 杜成元.
北方岩溶大泉流量动态模拟及其管理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75-281.
|
[19] |
周新国.
LOTUS 1-2-3 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参数计算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59-64.
|
[20] |
邹泽远, 朱学愚, 李珍.
越流含水层井群系统地下水流的边界元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1): 1-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