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底瑛棠, 赵兰浩, 毛佳.
颗粒沉降问题的高解析度CFD-DEM-IBM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286-29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14
|
[2] |
杨永刚, 李国琴, 焦文涛, 黄磊.
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包气带土壤水运移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4): 529-53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4.006
|
[3] |
朱磊, 田军仓, 孙骁磊.
基于全耦合的地表径流与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3): 322-33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3.003
|
[4] |
高晓东, 赵西宁, 张宝庆, 吴普特.
基于指数滤波法估算沟道根区土壤水分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84-694.
|
[5] |
窦 智, 周志芳, 李兆峰.
多孔介质油水两相k~s~p关系数学模型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06-213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8
|
[6] |
朱磊, 周清, 王康, 杨金忠.
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土壤水非均匀流动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392-397.
|
[7] |
王仕琴, 宋献方, 肖国强, 王志民, 刘鑫, 王鹏.
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495-501.
|
[8] |
梁爱民, 邵龙潭.
土壤中空气对土结构和入渗过程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02-506.
|
[9] |
陈洪松, 邵明安.
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513-520.
|
[10] |
胡安焱, 高瑾, 贺屹, 于延凤.
干旱内陆灌区土壤水盐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26-729.
|
[11] |
沈珍瑶, 杨志峰, 韩新生, 倪世伟, 姚兰根, 李伟娟, 蔡匀.
芯吸效应与非饱和土柱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74-77.
|
[12] |
刘贤赵, 康绍忠.
黄土区坡地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的滞后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56-60.
|
[13] |
詹卫华, 黄冠华.
土壤水力特性分形特征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457-462.
|
[14] |
李春友, 任理, 李保国.
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热盐耦合运动规律模拟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25-332.
|
[15] |
王双峰, 槐文信, 李炜.
静止均匀环境中气泡射流特性的研究——数学模型及试验资料的分析(Ⅰ)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25-31.
|
[16] |
秦耀东, 任理, 王济.
土壤中大孔隙流研究进展与现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203-207.
|
[17] |
彭胜, 陈家军, 王金生, 王志明, 李书绅.
包气带水气二相流国外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33-338.
|
[18] |
杨建锋.
地下水-土壤水-大气水界面水分转化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83-189.
|
[19] |
唐海行, 苏逸深.
考虑气压势影响的降雨入渗数值模拟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8-13.
|
[20] |
杨金忠, 叶自桐.
野外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速度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9-1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