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杨云平, 张夏博, 郑金海, 朱玲玲, 王建军, 方娟娟, 魏稳.
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洲滩联动关系与航道浅滩碍航机制
. 水科学进展,
2023, 34(2): 250-26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3.02.009
|
[2] |
杨云平, 郑金海, 张明进, 王建军, 朱玲玲.
长江下游潮流界变动段三益桥边滩与浅滩演变驱动机制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4): 502-51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4.004
|
[3] |
陈可锋, 曾成杰, 王乃瑞, 徐俊晖.
南黄海大型潮汐水道动力地貌环境对人类活动响应——以小庙洪水道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4): 514-52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4.005
|
[4] |
王艳艳, 王静, 胡昌伟, 刘浏, 俞茜.
太湖流域应对特大洪水防洪工程效益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885-89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08
|
[5] |
任国玉, 柳艳菊, 孙秀宝, 张莉, 任玉玉, 徐影, 张华, 战云健, 王涛, 郭艳君, 陈峪, 唐国利, 郭军.
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——Ⅲ. 趋势变化原因
. 水科学进展,
2016, 27(3): 327-34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6.03.001
|
[6] |
黄李冰, 李义天, 韩剑桥, 孙昭华, 杨云平.
径潮动力对长江河口滞流点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72-5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4
|
[7] |
张幸农, 陈长英, 刘慧.
论感潮河段航运工程水文标准分界与衔接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5): 707-71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5.012
|
[8] |
曹绮欣, 孙昭华, 冯秋芬.
三峡水库调节作用对长江近河口段水文水动力特性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844-850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756.006
|
[9] |
董磊华, 熊立华, 于坤霞, 李 帅.
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78-28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5.020
|
[10] |
胡春宏, 王延贵, 张燕菁, 史红玲.
中国江河水沙变化趋势与主要影响因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4): 524-532.
|
[11] |
包为民, 张小琴, 瞿思敏, 江鹏, 陈斌.
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验证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794-799.
|
[12] |
姜彤, 苏布达, MARCO Gemmer.
长江流域降水极值的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50-655.
|
[13] |
曹丽青, 余锦华, 葛朝霞.
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趋势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39-443.
|
[14] |
左其亭, 马军霞, 陈曦.
博斯腾湖水体矿化度变化趋势及调控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3): 307-311.
|
[15] |
许炯心, 孙季.
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690-695.
|
[16] |
黄国如, 胡和平, 田富强.
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感潮河段洪水位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158-162.
|
[17] |
韩曾萃, 潘存鸿, 史英标, 徐有成.
人类活动对河口咸水入侵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33-339.
|
[18] |
宋立松, 魏高峰.
感潮河段水位过程预报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2-306.
|
[19] |
张爱民, 黄永基.
“南京市防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”在抗御’98长江特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312-312.
|
[20] |
杨清书, 沈焕庭, 刘新成.
应用数字滤波消除潮位短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4): 356-36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