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吴炳方, 曾红伟, 马宗瀚, 苟思, 刘俊国, 王金霞, 蒋礼平.
完善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指标的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553-56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4
|
[2] |
操信春, 吴普特, 王玉宝, 赵西宁.
水分生产率指标的时空差异及相关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2): 268-274.
|
[3] |
刘宁.
中国水文水资源常态与应急统合管理探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80-286.
|
[4] |
张建云, 贺瑞敏, 齐晶, 刘翠善, 王国庆, 金君良.
关于中国北方水资源问题的再认识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303-310.
|
[5] |
贾仰文, 王浩, 甘泓, 游进军, 仇亚琴, 甘治国, 周祖昊, 杨贵羽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Ⅱ.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9-15.
|
[6] |
孙才志, 陈丽新, 刘玉玉.
中国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估算及时空差异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37-643.
|
[7] |
任国玉, 姜彤, 李维京, 翟盘茂, 罗勇, 马柱国.
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772-779.
|
[8] |
储开凤, 汪静萍.
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68-474.
|
[9] |
王可丽, 江灏, 赵红岩.
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64-169.
|
[10] |
来海亮, 汪党献, 吴涤非.
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95-101.
|
[11] |
王可丽, 江灏, 赵红岩.
西风带与季风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32-438.
|
[12] |
耿雷华, 陈霁巍, 刘恒, 钟华平.
国际河流开发给中国的启示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295-299.
|
[13] |
沈福新, 耿雷华, 曹霞莉, 王建生, 钟华平, 徐澎波.
中国水资源长期需求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52-555.
|
[14] |
蔡甲冰, 刘钰, 雷廷武, 许迪.
精量灌溉决策定量指标研究现状与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531-537.
|
[15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陈廷扬, 徐其高, Norman E. Peters.
中国陆地水元素组成的中子活化分析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35-541.
|
[16] |
刘恒, 耿雷华, 陈晓燕.
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65-270.
|
[17] |
张巧显, 欧阳志云, 王如松, 王效科, 闵庆文, 付国斌, 苗鸿.
中国水安全系统模拟及对策比较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69-577.
|
[18] |
姜文来.
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66-71.
|
[19] |
曾思育, 傅国伟.
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81-86.
|
[20] |
刘国纬.
关于中国南水北调的思考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45-35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