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冶雪艳, 吴亚敏, 杜新强, 李婉露.
潜水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的综合判别方法——以三江平原松花江流域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1): 68-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1.007
|
[2] |
李怀恩, 贾斌凯, 成波, 郭超, 李家科.
海绵城市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4): 589-60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4.014
|
[3] |
张光辉, 费宇红, 刘春华, 冯慧敏, 严明疆, 王金哲.
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28-234.
|
[4] |
章斌, 郭占荣, 高爱国, 袁晓婕, 李开培, 马志勇.
用氢氧稳定同位素评价闽江河口区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4): 539-548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614.2251.019
|
[5] |
郭占荣, 黄磊, 袁晓婕, 刘花台, 李开培.
用镭同位素评价九龙江河口区的地下水输入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18-125.
|
[6] |
安乐生, 赵全升, 叶思源, 刘贯群, 丁喜桂.
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关键水盐因子及其植被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89-695.
|
[7] |
陈淑峰, 胡克林, 刘仲兰, 李帷, 潘志勇, 张军连.
华北平原桓台县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成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81-586.
|
[8] |
史良胜, 杨金忠, 林琳, 李少龙.
基于尺度因素的地下水随机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39-43.
|
[9] |
章光新, 邓伟, 何岩, Ramsis Salama.
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20-28.
|
[10] |
周明耀, 余长洪, 钱晓晴.
基于孔隙分形维数的土壤大孔隙流水力特征参数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66-470.
|
[11] |
蔡树英, 林琳, 杨金忠, 刘金峰.
含水层和土壤的随机特征对水分运动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313-320.
|
[12] |
王康, 张仁铎, 王富庆.
基于连续分形理论的土壤非饱和水力传导度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06-210.
|
[13] |
蔡强国, 朱远达, 王石英.
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12-18.
|
[14] |
刘建立, 徐绍辉, 刘慧.
几种土壤累积粒径分布模型的对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88-592.
|
[15] |
李毅, 邵明安, 王文焰, 王全九.
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93-597.
|
[16] |
张德生, 沈冰, 沈晋, 王全九.
非均匀土壤中溶质运移的两区模型及其解析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72-78.
|
[17] |
刘凌, 陆桂华.
含氮污水灌溉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313-320.
|
[18] |
杨建锋.
地下水-土壤水-大气水界面水分转化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83-189.
|
[19] |
金光炎, 汪家权, 郑三元, 宋家常.
地下水计算参数的测定与估计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16-24.
|
[20] |
石玉波, 周之豪.
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分解协调优化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39-24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