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煜, 尚文绣, 彭少明.
基于水库群预报调度的黄河流域干旱应对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2): 175-1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2.003
|
[2] |
陈一帆, 程海洋, 万晓丽, 方华建.
结合糙率校正的河网水情数据同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5): 731-73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5.015
|
[3] |
杨传国, 陈喜, 张润润, 胡琪, 余钟波, 郝振纯, 林朝晖.
淮河流域近500年洪旱事件演变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03-510.
|
[4] |
高超, 陈实, 翟建青, 张正涛, 刘青.
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36-44.
|
[5] |
陆桂华, 何健, 吴志勇, 杨扬, 黄嘉佑.
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异常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1): 11-17.
|
[6] |
荣艳淑, 周云, 王文.
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5-22.
|
[7] |
郝振纯, 鞠琴, 王璐, 王慧敏, 江微娟.
气候变化下淮河流域极端洪水情景预估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05-614.
|
[8] |
窦明, 左其亭, 胡瑞, 李桂秋.
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48-254.
|
[9] |
刘玉年, 施勇, 程绪水, 栾震宇.
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77-183.
|
[10] |
何斌, 梁国华, 周惠成.
基于工作流的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6): 900-906.
|
[11] |
余钟波, 潘峰, 梁川, 梁忠民, 林朝晖, 任立良.
水文模型系统在峨嵋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5): 645-652.
|
[12] |
周惠成, 何斌, 梁国华.
防汛会商系统集成化管理研究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83-287.
|
[13] |
朱永华, 夏军, 刘苏峡, 贾绍凤, 丰华丽.
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49-654.
|
[14] |
李如忠, 汪家权, 王超, 钱家忠.
不确定性信息下的河流纳污能力计算初探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459-463.
|
[15] |
周惠成, 何斌, 梁国华, 肖建民, 殷俊暹.
Web GIS在省级防汛指挥决策信息服务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104-108.
|
[16] |
王倩, 邹欣庆, 朱大奎.
基于GIS技术的秦淮河流域水系分维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51-756.
|
[17] |
崔信民, 许小敏, 黄菊.
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——数据库及其信息查询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19-325.
|
[18] |
谈佩文, 王船海, 顾大辛, 李光炽, 周奕梅.
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24-129.
|
[19] |
詹道强, 潘云泉, 崔信民, 张立锦.
沂沭泗防汛水情信息系统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68-271.
|
[20] |
蔡启铭, 杨平.
大气-水体系统中PAR传输模式及湖泊初级生产力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171-17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