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金光球, 魏杰, 张向洋, 唐洪武, 张沛, 肖洋, 李凌.
平原河流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水环境调控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3): 434-44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3.013
|
[2] |
李玉庆, 张存, 张文贤, 冯晓波.
西藏高原灌区氮素迁移转化特性及模拟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745-75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12
|
[3] |
唐洪武, 袁赛瑜, 肖洋.
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效应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139-147.
|
[4] |
郑西来, 张俊杰, 陈蕾.
再悬浮条件下沉积物内源磷迁移-转化机制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287-295.
|
[5] |
潘威, 满志敏, 庄宏忠, 叶盛.
清代黄河中游、沁河和永定河入汛时间与夏季风强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616-620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824.1606.002
|
[6] |
李进, 李栋梁, 张杰.
黄河流域夏季有效降水转化率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346-354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8.016
|
[7] |
周刚, 王虹, 邵学军, 假冬冬, 胡德超.
河型转化机理及其数值模拟——Ⅱ.模型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53-160.
|
[8] |
刘玉年, 施勇, 程绪水, 栾震宇.
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77-183.
|
[9] |
薛海, 王光谦, 李铁键.
黄河中游区重力侵蚀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99-606.
|
[10] |
张建云, 王国庆, 贺瑞敏, 刘翠善.
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53-158.
|
[11] |
王国庆, 张建云, 贺瑞敏.
环境变化对黄河中游汾河径流情势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6): 853-858.
|
[12] |
叶一隆.
砂箱模型模拟休耕田区以砂桩补注地下水对溶质传输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1): 69-75.
|
[13] |
尹艳华, 徐文国.
黄河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机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164-168.
|
[14] |
何用, 李义天.
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576-583.
|
[15] |
王超, 顾斌杰.
非饱和土壤溶质迁移转化模型参数优化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84-190.
|
[16] |
黄岁(木梁), Onyx W. H. Wai.
水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与泥沙运动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05-211.
|
[17] |
王超.
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76-182.
|
[18] |
谈佩文, 王船海, 顾大辛, 李光炽, 周奕梅.
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24-129.
|
[19] |
高治定, 马贵安.
黄河中游河-三区间近200年区域性暴雨研究——等级指标系列的建立和演变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17-22.
|
[20] |
曲耀光, 刘凤景.
乌鲁木齐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转化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4): 244-25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