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
  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
  • 美国工程索引(EI)收录期刊

留言板

尊敬的读者、作者、审稿人, 关于本刊的投稿、审稿、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,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。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。谢谢您的支持!

姓名
邮箱
手机号码
标题
留言内容
验证码

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

王德铭

王德铭. 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[J]. 水科学进展, 1997, 8(4): 359-364.
引用本文: 王德铭. 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[J]. 水科学进展, 1997, 8(4): 359-364.
Wang Deming. Advances of Studies on Mercury Pollu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Its Toxicological Response System[J].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, 1997, 8(4): 359-364.
Citation: Wang Deming. Advances of Studies on Mercury Pollu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Its Toxicological Response System[J].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, 1997, 8(4): 359-364.

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

详细信息
  • 中图分类号: X52

Advances of Studies on Mercury Pollu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Its Toxicological Response System

  • 摘要: 论述了水环境汞污染的来源,并着重讨论了汞的甲基化及其相反过程——脱甲基化作用。研究表明,一些细菌及真菌均可在无机汞污染的环境介质,如沉积物中使甲基汞降解或使无机汞甲基化,且使其间得到某种平衡。天然水的有效水质管理需要建立受各种环境影响的定量预测模型。我国的研究表明,不但家禽和人,而且鱼的甲基汞污染也主要通过食物链富集。并对甲基汞对鱼和人的毒理效应进行了论述。
  • [1] 1 Foestner U.and Wittmann G T W.Metal Pollution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.Springer-Verlag,1979.267~268
    2 Rudd J W.Mercury methylation by fish intestine contents.Appl.Environ.Microbiol.1980,40:77~82
    3 Hajime Nihimura,Mikio Komagal.Mercury pollution of fish in mina mata bay and surrounding water.Water,Air and Soil Pollution.1983,20:401~411
    4 朱嘉森,关道明,章斐然.锦州湾沉积物中汞的迁移转化.中国环境科学.1992,12(2):87~91
    5 徐小清,惠嘉玉,邓冠强等.长江鲤元素背景值研究.水生生物学报.1995(增刊):29~39
    6 徐小清,丘昌强,惠嘉玉等.三峡库区水环境现状及建坝对沉积物污染环境初探.长江三峡工程 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87.730~745
    7 赵利华,姚根娣,郭履骥等.上海市第二水源长江取水口环境生物调查和质量评价.环境科学.1992,13(2):84~88
    8 裘祖楠,方宇翔,姚振淮等.城市河流底泥中汞形态转化规律的研究.环境科学学报.1988,8(4):403~409
    9 陈叙龙,张毓琪,张清敏等.甲基汞和硒在鲤鱼组织中的蓄积及对肝胰脏中某些元素含量的影 响.环境科学学报.1988,8(3):360~366
    10 许永香,修瑞琴,任玫英等.汞和农药安绿宝对四膜虫的毒性.环境科学.1993,14(1):67~69
    11 王德铭.我国环境生物学研究新进展.中国环境科学.1989,9(3):169~178
    12 王德铭.我国环境生物学研究进展.中国环境科学年鉴.北京: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,1989.56 ~71
    13 于常荣,梁冬梅,曹吉吉等.松花江鱼类污染现状研究.环境科学.1994,15(4):35~38
    14 吴世安、薄平、李延红等.松花江主要汞污染源治理对渔民发值影响的研究.环境科学.1994,15(4):39~43
    15 吴世安,张桂苓,徐杰等.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危害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.中国环境科学.1994,14(4):268~271
    16 于常荣,赫颍,赵青等。鱼体汞甲基化的研究.中国环境科学.1992,12(3):236~239
    17 翟平阳,刘爱民,甄刚等.松花江沿岸人群发中甲基汞含量的调查研究.中国环境科学.1991,11(1):75~77
    18 肖功华,刘毓谷.镉、铅、汞在体外对氨基酸掺入微粒体蛋白中的影响.环境科学学报.1989,9 (2):204~207
    19 朱砂,刘毓谷.氯化汞、氯化甲基汞对大鼠肾近曲小管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.环境科学学报.1992,12(4):454~460
  • [1] 陈宇琛, 林育青, 陈求稳, 张建云.  澜沧江高坝大库物质迁移转化特征及其机制 . 水科学进展, 2022, 33(4): 531-541. doi: 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2
    [2] 赵自阳, 王红瑞, 张力, 刘璇, 赵勇. 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-水环境-社会经济复杂系统韧性调控模型及应用 . 水科学进展, 2022, 33(5): 705-717. doi: 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5.002
    [3] 张建云, 宋晓猛, 王国庆, 贺瑞敏, 王小军.  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——I.城市水文效应 . 水科学进展, 2014, 25(4): 594-605.
    [4] 窦明, 左其亭, 胡瑞, 李桂秋.  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 . 水科学进展, 2010, 21(2): 248-254.
    [5] 陈建, 韩小波, 丁登山, 金洪钧.  工业废水和城市综合污水的环境风险管理 . 水科学进展, 2007, 18(4): 614-622.
    [6] 朱伟, 夏霆, 姜谋余, 赵联芳.  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. 水科学进展, 2007, 18(5): 736-744.
    [7] 韩龙喜, 计红, 陆永军, 莫诗平.  河道采沙对珠江三角洲水情及水环境影响分析 . 水科学进展, 2005, 16(5): 685-690.
    [8] 崔伟中.  珠江河口水环境时空变异对河口生态系统的影响 . 水科学进展, 2004, 15(4): 472-478.
    [9] 盖美, 王本德.  大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. 水科学进展, 2003, 14(4): 454-458.
    [10] 韩龙喜.  三峡大坝施工期水环境三维数值预测方法 . 水科学进展, 2002, 13(4): 427-432.
    [11] 金菊良, 魏一鸣, 付强, 丁晶.  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. 水科学进展, 2002, 13(4): 467-472.
    [12] 秦伯强, David K. Stevens.  一个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水环境中的适用性试验 . 水科学进展, 2001, 12(2): 143-152.
    [13] 彭盛华, 赵俊琳, 袁弘任. 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. 水科学进展, 2001, 12(2): 264-269.
    [14] 周维博, 李佩成.  我国农田灌溉的水环境问题 . 水科学进展, 2001, 12(3): 413-417.
    [15] 林道辉, 杨志峰.  密云水库水环境保护与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. 水科学进展, 2000, 11(1): 38-42.
    [16] 赵玉霞, 赵俊琳.  GIS技术及其在区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. 水科学进展, 2000, 11(3): 339-344.
    [17] 李兰.  水环境逆边界逆动态混合控制精确算法 . 水科学进展, 1999, 10(1): 7-13.
    [18] 曾光明, 卓利, 钟政林, 张盼月, 李新民. 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. 水科学进展, 1998, 9(3): 212-217.
    [19] 黄岁(木梁), Onyx W. H. Wai.  水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与泥沙运动 . 水科学进展, 1998, 9(3): 205-211.
    [20] 窦贻俭, 杨戊.  曹娥江流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. 水科学进展, 1996, 7(3): 260-267.
  • 加载中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306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50
  • PDF下载量:  1161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  • 收稿日期:  1996-04-08
  • 修回日期:  1996-10-15
  • 刊出日期:  1997-10-25

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

  • 中图分类号: X52

摘要: 论述了水环境汞污染的来源,并着重讨论了汞的甲基化及其相反过程——脱甲基化作用。研究表明,一些细菌及真菌均可在无机汞污染的环境介质,如沉积物中使甲基汞降解或使无机汞甲基化,且使其间得到某种平衡。天然水的有效水质管理需要建立受各种环境影响的定量预测模型。我国的研究表明,不但家禽和人,而且鱼的甲基汞污染也主要通过食物链富集。并对甲基汞对鱼和人的毒理效应进行了论述。

English Abstract

王德铭. 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[J]. 水科学进展, 1997, 8(4): 359-364.
引用本文: 王德铭. 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[J]. 水科学进展, 1997, 8(4): 359-364.
Wang Deming. Advances of Studies on Mercury Pollu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Its Toxicological Response System[J].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, 1997, 8(4): 359-364.
Citation: Wang Deming. Advances of Studies on Mercury Pollu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Its Toxicological Response System[J].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, 1997, 8(4): 359-364.
参考文献 (1)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