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邓铭江, 黄强, 畅建霞, 黄生志, 郭爱军.
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775-79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14
|
[2] |
吴炳方, 朱伟伟, 曾红伟, 闫娜娜, 常胜, 赵新峰.
流域遥感:内涵与挑战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5): 654-67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5.003
|
[3] |
孙金华, 王思如, 朱乾德, 李明, 陈静.
水问题及其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启示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07-61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1
|
[4] |
宋豫秦, 张晓蕾.
中国蓄滞洪区洪水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途径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88-896.
|
[5] |
《水科学进展》编辑部.
需水管理的定义与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5): 747-754.
|
[6] |
丛方杰, 周惠成.
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12-518.
|
[7] |
文伏波, 韩其为, 许炯心, 胡春宏, 陈吉余, 李国英, 董哲仁, 王光谦.
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140-150.
|
[8] |
刘宁.
水基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演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475-481.
|
[9] |
徐明.
论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55-659.
|
[10] |
刘国纬.
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的定义与分类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98-103.
|
[11] |
陈守煜, 王国利, 朱文彬, 聂相田.
大连市水资源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504-508.
|
[12] |
李令跃, 甘泓.
试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07-313.
|
[13] |
林道辉, 杨志峰.
密云水库水环境保护与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38-42.
|
[14] |
王慧敏, 徐立中.
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2): 165-172.
|
[15] |
牛最荣.
流量站网规划与发展问题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77-182.
|
[16] |
冯尚友, 傅喜.
水与可持续发展——定义与内涵(二)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99-106.
|
[17] |
.
水与可持续发展——定义与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77-384.
|
[18] |
陈家琦.
水科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动力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241-245.
|
[19] |
任福弘, 殷正宙.
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与地下水环境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2): 149-154.
|
[20] |
本刊编辑部.
笔谈: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3): 206-21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