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白晓, 贾小旭, 邵明安, 赵春雷.
黄土高原北部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期土壤水分平衡影响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1): 109-11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1.011
|
[2] |
张珂, 鞠艳, 李致家.
金沙江流域实际蒸散发遥感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2): 182-19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2.003
|
[3] |
王强, 许有鹏, 王跃峰, 王杰, 周才钰, 傅维军, 赵艳.
中国东部不同特征小流域水文对比观测试验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4): 467-47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4.002
|
[4] |
唐双成, 罗纨, 许青, 贾忠华, 马晓宇, 邵正宵.
基于DRAINMOD模型的雨水花园运行效果影响因素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407-41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13
|
[5] |
李志威, 鲁瀚友, 胡旭跃.
若尔盖高原典型泥炭湿地水量平衡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55-66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6
|
[6] |
郭生练, 郭家力, 侯雨坤, 熊立华, 洪兴骏.
基于Budyko假设预测长江流域未来径流量变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2): 151-160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2.001
|
[7] |
谢颂华, 涂安国, 莫明浩, 刘苑秋.
自然降雨事件下红壤坡地壤中流产流过程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26-53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09
|
[8] |
舒安平, 高静, 李芳华.
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塌岸引起河道横向变化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77-82.
|
[9] |
周宏飞, 肖祖炎, 姚海娇, 李莉, 李原理.
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树枝状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6): 771-777.
|
[10] |
王乃昂, 马宁, 陈红宝, 陈秀莲, 董春雨, 张振瑜.
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2): 153-160.
|
[11] |
刘金涛, 冯德锃, 陈喜, 吴吉春, 顾卫明.
山坡地形曲率分布特征及其水文效应分析——真实流域的野外实验及相关分析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1-6.
|
[12] |
刘路广, 崔远来, 王建鹏.
基于水量平衡的农业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96-702.
|
[13] |
周宏飞, 周宝佳, 代琼.
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雾凇凝结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56-62.
|
[14] |
许士国, 刘大庆, 唐晓亮.
基于水库模型的扎龙湿地水循环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36-42.
|
[15] |
代俊峰, 陈家宙, 崔远来, 何园球, 马吉刚.
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35-443.
|
[16] |
廖朝轩, 蔡耀隆, 黄伟民, Cheng Mow-soung.
雨水滞蓄措施在城区减洪之水文机制及容量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38-542.
|
[17] |
董斌, 崔远来, 李远华.
水稻灌区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33-839.
|
[18] |
陈喜, 陈洵洪.
美国Sand Hills地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量平衡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94-99.
|
[19] |
胡安焱, 高瑾, 贺屹, 于延凤.
干旱内陆灌区土壤水盐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26-729.
|
[20] |
秦伯强.
青海湖全新世稳定暖湿期的古水量平衡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26-2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