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肖诗云, 郭晓阳, 李娜.
洪水水流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模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3): 418-4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3.010
|
[2] |
刘小丽, 刘明珠.
波浪作用下考虑海床变形影响的溶质运移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1): 88-9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1.009
|
[3] |
曹斌, 邹燚, 夏建新.
不同粒度颗粒在非恒定管流中跟随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56-36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5
|
[4] |
薛万云, 吴时强, 吴修锋, 戴江玉, 杨倩倩, 王芳芳.
刚性植被区域床面泥沙起动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49-85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6
|
[5] |
王军, 陈胖胖, 杨青辉, 施发义, 刘涛.
桥墩影响下冰塞水位变化规律的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6): 867-87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6.013
|
[6] |
刘安富, 杨 敏, 李会平, 董天松.
宽尾墩消力池透水底板脉动压力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43-24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4
|
[7] |
窦 智, 周志芳, 李兆峰.
多孔介质油水两相k~s~p关系数学模型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06-213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3.018
|
[8] |
滕晖, 邓云, 黄奉斌, 脱友才.
水库静水结冰过程及冰盖热力变化的模拟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720-726.
|
[9] |
陈家军, 尚光旭, 杨官光, 田亮.
多孔介质水油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61-268.
|
[10] |
陈家军, 支银芳, 郑冰, 尉斌.
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两相系统毛细压力和饱和度关系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453-459.
|
[11] |
支银芳, 陈家军, 杨周喜, 郑冰, 杨官光.
多孔介质两相系统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151-157.
|
[12] |
裴元生, 王金生, 田朝晖, 崔鹏.
非饱和流节点间导水率估计及达西平均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216-221.
|
[13] |
顾慰祖, 陈建生, 汪集旸, 赵霞, 谢民, 陆家驹, Klaus-Peter Seiler.
巴丹吉林高大沙山表层孔隙水现象的疑义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695-699.
|
[14] |
钱家忠, 吴剑锋, 朱学愚, 董洪信, 李根义.
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群孔抽水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98-601.
|
[15] |
沈珍瑶, 杨志峰, 韩新生, 倪世伟, 姚兰根, 李伟娟, 蔡匀.
芯吸效应与非饱和土柱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74-77.
|
[16] |
詹美礼, 胡云进, 速宝玉.
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72-178.
|
[17] |
韩冰, 叶自桐, 周创兵.
单裂隙岩体非饱和临界状态渗流特性初步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1-7.
|
[18] |
王双峰, 槐文信, 李炜.
静止均匀环境中气泡射流特性的研究——数学模型及试验资料的分析(Ⅰ)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25-31.
|
[19] |
韩冰, 叶自桐, 周创兵.
岩体裂隙饱和/非饱和渗流机理初步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375-381.
|
[20] |
陈惠泉, 毛世民.
水面蒸发系数全国通用公式的验证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2): 116-12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