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虞美秀, 董吴欣, 张建云, 韦丽, 吴智, 王国庆.
基于大范围地面墒情监测的鄱阳湖流域农业干旱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2): 185-19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2.003
|
[2] |
张宇亮, 蒋尚明, 金菊良, 吴志勇, 周玉良.
基于区域农业用水量的干旱重现期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5): 691-7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5.006
|
[3] |
刘文琨, 裴源生, 赵勇, 肖伟华.
区域气象干旱评估分析模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318-326.
|
[4] |
裴源生, 蒋桂芹, 翟家齐.
干旱演变驱动机制理论框架及其关键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3): 449-456.
|
[5] |
吴迪, 裴源生, 赵勇, 严登华.
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流域农业干旱成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5): 599-60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614.2158.006
|
[6] |
陈生水, 钟启明, 陶建基.
土石坝溃决模拟及水流计算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903-910.
|
[7] |
方红远, 甘升伟, 余莹莹.
区域供水系统干旱历时特性综合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1): 95-101.
|
[8] |
马静, 汪党献, A. Y. Hoekstra, 夏海霞.
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02-107.
|
[9] |
宋兰兰, 陆桂华, 刘凌, 贺瑞敏.
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架——以广东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为例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116-121.
|
[10] |
游进军, 王浩, 甘泓.
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3): 425-429.
|
[11] |
周振民.
区域干旱特征理论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79-484.
|
[12] |
王晓红, 乔云峰, 沈荣开, 尹正杰, 胡铁松.
灌区干旱风险评估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1): 77-81.
|
[13] |
冯耀龙, 韩文秀, 王宏江, 练继建, 黄津明.
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109-113.
|
[14] |
刘恒, 耿雷华, 陈晓燕.
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265-270.
|
[15] |
薛联青, 崔广柏, 程光.
区域地下水位预报的季节型神经网络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73-477.
|
[16] |
赵玉霞, 赵俊琳.
GIS技术及其在区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39-344.
|
[17] |
杨金忠, 蔡树英, 叶自桐.
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1): 84-98.
|
[18] |
白宪台, 王军文, 崔远来, 雷声隆, 宋卓勋, 张瑞生.
城市河道雨洪系统优化运行规则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41-347.
|
[19] |
宋慧珠, 张世法.
区域干旱统计特征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18-25.
|
[20] |
顾颖, 咎霞.
农业干旱模拟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253-25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