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周建银, 姚仕明, 王敏, 朱勇辉, 陈栋.
土石坝漫顶溃决及洪水演进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2): 287-30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2.015
|
[2] |
张晓雷, 夏军强, 陈倩, 果鹏.
生产堤溃决后漫滩水流的概化模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1): 100-10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1.012
|
[3] |
果鹏, 夏军强, 陈倩, 李娜.
基于力学过程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58-86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7
|
[4] |
夏军强, 张晓雷, 邓珊珊, 李洁.
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5): 686-69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5.010
|
[5] |
张防修, 韩龙喜, 王明, 黄瑞.
主槽一维和滩地二维侧向耦合洪水演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60-566.
|
[6] |
陈文龙, 宋利祥, 邢领航, 张文明, 周建中.
一维-二维耦合的防洪保护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6): 848-855.
|
[7] |
吴钢锋, 贺治国, 刘国华.
具有守恒特性的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数值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83-691.
|
[8] |
李一平, 唐春燕, 余钟波, Acharya Kumud.
大型浅水湖泊水动力模型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71-277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9
|
[9] |
铁永波, 唐川.
冰湖溃决评价体系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3): 448-452.
|
[10] |
赖锡军.
水动力学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耦合的实时校正多变量分析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41-248.
|
[11] |
唐洪武, 雷燕, 顾正华.
河网水流智能模拟技术及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32-237.
|
[12] |
吴福生, 王文野, 姜树海.
含植物河道水动力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56-461.
|
[13] |
邵龙潭.
相间相互作用原理与土壤水动力学基本方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05-610.
|
[14] |
李然, 李嘉, 李克锋, 傅晓英.
水动力学条件对复氧过程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42-546.
|
[15] |
张光辉.
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95-402.
|
[16] |
秦伯强, David K. Stevens.
一个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水环境中的适用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43-152.
|
[17] |
谈佩文, 王船海, 顾大辛, 李光炽, 周奕梅.
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24-129.
|
[18] |
谭维炎, 胡四一, 王银堂, 徐承隆, 仲志余, 胡维忠.
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水流模拟——Ⅰ.建模思路和基本算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36-345.
|
[19] |
仲志余, 徐承隆, 胡维忠.
长江中下游水文学洪水演进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54-360.
|
[20] |
刘树坤, 李小佩, 李士功, 于天一.
小清河分洪区洪水演进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3): 188-19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