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程东会, 李爽, 于丹, 王倩, 杨银科.
准饱和多孔介质中圈闭气体对渗透系数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5): 691-69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5.009
|
[2] |
戴云峰, 刘九夫, 闵星, 林锦, 韩江波, 柳鹏, 李兆峰, 孙晓敏.
气压式振荡试验确定地层渗透系数适宜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398-4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12
|
[3] |
林鸿州, 彭建兵, 杨华, 贾书岭.
求取现场黄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双环入渗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523-53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06
|
[4] |
彭振阳, 伍靖伟, 黄介生.
应用连续混合器模型模拟非饱和土壤盐分淋洗过程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4): 550-55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4.012
|
[5] |
廖凯华, 徐绍辉, 吴吉春, 朱青.
不同土壤转换函数预测砂土非饱和导水率的对比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4): 560-567.
|
[6] |
臧荫桐, 丁国栋, 高永, 汪季, 何志, 周瑞平, 王健.
采煤沉陷对风沙区土壤非饱和水分入渗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6): 757-767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1101.1801.019
|
[7] |
李红星, 樊贵盛.
基于点入渗参数计算土质渠床自由渗漏损失的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3): 321-326.
|
[8] |
陈家军, 尚光旭, 杨官光, 田亮.
多孔介质水油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261-268.
|
[9] |
童菊秀, 杨金忠, 暴入超.
非饱和土中溶质地表径流迁移模型及解析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10-17.
|
[10] |
王康, 张仁铎, 王富庆.
基于连续分形理论的土壤非饱和水力传导度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06-210.
|
[11] |
李毅, 邵明安, 王文焰, 王全九.
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593-597.
|
[12] |
王慧明, 王恩志, 韩小妹, 李扬.
低渗透岩体饱和渗流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2): 242-248.
|
[13] |
王超, 顾斌杰.
非饱和土壤溶质迁移转化模型参数优化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84-190.
|
[14] |
雷正雄, 蒋艳.
Preissmann隐式格式在分汊和环状河道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485-490.
|
[15] |
刘建国, 聂永丰.
非饱和土壤水力参数预测的分形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1): 99-106.
|
[16] |
邵龙潭, 王助贫, 关立军, 许志强.
非饱和土中水流入渗和气体排出过程的求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8-13.
|
[17] |
黄冠华, 沈荣开.
非均质土壤中二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随机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17-122.
|
[18] |
刘亚平, 陈川.
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1): 85-89.
|
[19] |
杨金忠, 叶自桐.
野外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速度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9-17.
|
[20] |
杨金忠, 叶自桐, 贾维钊, 阎世龙.
野外非饱和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4): 245-25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