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董飞, 刘晓波, 彭文启, 吴文强.
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3): 451-463.
|
[2] |
苏春宏, 陈亚新, 徐冰.
ET0计算公式的最新进展与普适性评估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129-136.
|
[3] |
王文圣, 金菊良, 李跃清.
水文随机模拟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68-775.
|
[4] |
储开凤, 汪静萍.
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68-474.
|
[5] |
杨克君, 曹叔尤, 刘兴年.
复式河槽正常水深计算方法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2): 189-195.
|
[6] |
司建华, 冯起, 张小由, 张艳武, 苏永红.
植物蒸散耗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3): 450-459.
|
[7] |
殷福才, 王在高, 梁虹.
枯水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249-254.
|
[8] |
王浩, 秦大庸, 郭孟卓, 王建华.
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689-694.
|
[9] |
郑红星, 刘昌明, 丰华丽.
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626-633.
|
[10] |
周振民.
区域干旱特征理论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79-484.
|
[11] |
顾世祥, 傅骅, 李靖.
灌溉实时调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5): 660-666.
|
[12] |
张丽, 董增川, 赵斌.
干旱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45-748.
|
[13] |
孔凡哲, 芮孝芳.
TOPMODEL中地形指数计算方法的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41-45.
|
[14] |
郑一, 王学军.
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105-110.
|
[15] |
姚治君, 王建华, 江东, 陈传友.
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1): 111-115.
|
[16] |
张红武.
河工动床模型相似律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256-263.
|
[17] |
黄国如, 胡和平, 田富强, 尹大凯.
下边界条件为水位流量关系的扩散波洪水演算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479-484.
|
[18] |
芮孝芳, 王伶俐.
具有预见期的洪水演算方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291-295.
|
[19] |
文康, 刘九夫, 李琪, 陈满祥, 周光甫.
地区场选样洪水综合计算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59-64.
|
[20] |
芮孝芳.
基于径流形成原理的若干洪水预报理论述评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3): 233-24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