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史常乐, 牛兰花, 赵国龙, 杜林霞.
三峡大坝—葛洲坝河段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875-88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07
|
[2] |
薛万云, 吴时强, 吴修锋, 戴江玉, 杨倩倩, 王芳芳.
刚性植被区域床面泥沙起动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6): 849-857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6.006
|
[3] |
马志敏, 邹先坚, 赵小红, 许明, 陶维亮.
基于B超成像的泥沙起动流速测量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1): 59-6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1.008
|
[4] |
苗蔚, 陈启刚, 李丹勋, 钟强.
泥沙起动概率的高速摄影测量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15, 26(5): 698-7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5.05.011
|
[5] |
宗全利, 夏军强, 张翼, 许全喜.
荆江段河岸粘性土体抗冲特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67-574.
|
[6] |
庞启秀, 白玉川, 杨 华, 张瑞波, 贾志博.
淤泥质浅滩泥沙临界起动切应力剖面确定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49-255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5
|
[7] |
聂锐华, 王涛, 黄尔, 刘兴年.
基于等效粒径的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1): 84-88.
|
[8] |
尚倩倩, 方红卫, 府仁寿, 何国建.
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后起动的实验研究——Ⅰ.起动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295-300.
|
[9] |
方红卫, 尚倩倩, 府仁寿, 何国建.
泥沙颗粒生长生物膜后起动的实验研究——Ⅱ.起动流速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3): 301-306.
|
[10] |
洪大林, 缪国斌, 邓东升, 谢瑞, 张思和, 姬昌辉.
粘性原状土起动切应力与物理力学指标的关系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6): 774-779.
|
[11] |
缑元有.
黄河揭底冲刷现象的计算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56-159.
|
[12] |
聂锐华, 刘兴年, 曹叔尤, 李莉.
无粘性泥沙起动条件对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5): 584-587.
|
[13] |
李一平, 逄勇, 陈克森, 彭进平, 丁玲, 金鹰.
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起动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70-774.
|
[14] |
洪大林, 张思和, 高正荣, 唐存本.
长江苏通公路大桥区原状淤泥质亚粘土起动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345-349.
|
[15] |
洪大林, 朱立俊, 缪国斌, 唐存本.
松性土新开挖河道动床冲刷模型设计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59-63.
|
[16] |
许全喜, 张小峰, 谈广鸣.
河床冲刷粗化多步预报模式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1): 42-47.
|
[17] |
陈和春, 潘昭汉, 叶廉, 王场, 何昌浩, 马亮.
吸附状态下钉螺起动流速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07-213.
|
[18] |
冷魁, 王明甫.
河床冲刷粗化的随机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2): 111-118.
|
[19] |
褚君达.
无粘性泥沙的起动条件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37-43.
|
[20] |
华景生, 万兆惠.
粘性土及粘性土夹沙的起动规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271-27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