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高超, 陈实, 翟建青, 张正涛, 刘青.
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1): 36-44.
|
[2] |
万金红, 吕娟, 刘和平, 刘建刚, 杨志勇, 陈方舟.
1470—2008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旱涝变化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5): 625-631.
|
[3] |
杨志勇, 袁喆, 严登华, 于赢东, 翁白莎.
黄淮海流域旱涝时空分布及组合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5): 617-625.
|
[4] |
刘向培, 王汉杰, 何明元.
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预估江淮流域未来降水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1): 29-37.
doi: CNKI:32.1309.P.20120104.2012.005
|
[5] |
李志威, 秦小华, 方春明.
天然河湾几何形态统计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1, 22(5): 638-644.
|
[6] |
刘九夫, 谢自银, 鲍振鑫, 朱元甡.
洪水频率分析的次序统计量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179-187.
|
[7] |
梁忠民, 施晔, 李彬权, 余钟波.
基于统计理论的产流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789-793.
|
[8] |
刘吉峰, 李世杰, 丁裕国.
基于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技术的未来青海湖水位变化预估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184-191.
|
[9] |
周丰, 郭怀成, 黄凯, 郁亚娟, 郝泽嘉.
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河流水质空间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4): 544-551.
|
[10] |
李永康, 陈方维, 马开玉, 陆菊中.
长江中下游夏季特大旱涝预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266-271.
|
[11] |
王文圣, 丁晶, 邓育仁.
非参数统计方法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与展望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4): 458-463.
|
[12] |
潘理中, 金懋高.
中国水资源与世界各国水资源统计指标的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4): 375-380.
|
[13] |
黄伟军, 丁晶.
模糊水文统计分析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19-123.
|
[14] |
邹进上, 赵燕生, 王玲, 张一民.
长江三角洲区域性暴雨的统计诊断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5, 6(4): 331-335.
|
[15] |
马秀峰.
随机序列轮长与轮次的统计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2): 95-103.
|
[16] |
宋慧珠, 张世法.
区域干旱统计特征初步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18-25.
|
[17] |
吕明强.
塔里木盆地河流水化学特征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51-56.
|
[18] |
高国栋, 翟盘茂.
长江流域旱涝典型年大气水汽输送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1): 10-16.
|
[19] |
黄嘉佑.
北京地区季节旱涝长期变化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1): 59-64.
|
[20] |
王晋军, 董曾南.
过渡粗糙平板紊流边界层统计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1, 2(2): 73-8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