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曹斌, 邹燚, 夏建新.
不同粒度颗粒在非恒定管流中跟随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356-36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05
|
[2] |
周俊伟, 包为民, 孙逸群, 张乾.
河道一维非恒定流微分结构摩阻公式及其试验论证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4): 571-57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4.011
|
[3] |
李书霞, 夏军强, 张俊华, 刘沛清, 王艳平.
水库浑水异重流潜入点判别条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3): 363-36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501.1618.014
|
[4] |
邵月红, 张万昌.
统计权重矩阵法在雷达估测降水集成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755-762.
|
[5] |
赖锡军, 傅国圣, 孙波.
非恒定水流计算的最优控制问题及其变分求解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37-545.
|
[6] |
余斌.
浊流和泥石流的异重流初期潜入点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27-35.
|
[7] |
俞云利, 赖锡军.
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2): 224-231.
|
[8] |
范杰, 王长德, 管光华, 崔巍.
渠道非恒定流水力学响应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1): 55-60.
|
[9] |
冯小香, 张小峰, 崔占峰.
垂向二维非恒定流及悬浮物分布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18-524.
|
[10] |
钟德钰, 彭杨, 张红武.
多沙河流的非恒定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及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6): 706-710.
|
[11] |
江春波, 安晓谧.
二维非恒定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54-457.
|
[12] |
孙昭华, 李义天, 曹志芳.
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65-172.
|
[13] |
陈界仁, 曹淼.
输沙能力模式在坡面非恒定输沙过程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696-699.
|
[14] |
程永光, 索丽生.
二维明渠非恒定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1): 9-14.
|
[15] |
张红武, 黄远东, 赵连军, 江恩惠.
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——Ⅱ模型验证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271-277.
|
[16] |
张红武, 黄远东, 赵连军, 江恩惠.
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——Ⅰ模型方程与数值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265-270.
|
[17] |
胡四一, 施勇, 王银堂, 吴永祥.
长江中下游河湖洪水演进的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3): 278-286.
|
[18] |
魏根群, 陈璧宏, 宿晓辉.
反调节水库非恒定流数值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4): 491-498.
|
[19] |
程永光, 索丽生.
计算明渠非恒定流的一个Lattice BGK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4): 362-367.
|
[20] |
郑孝宇, 褚君达, 朱维斌.
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1): 25-3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