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窦明, 左其亭, 胡瑞, 李桂秋.
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2): 248-254.
|
[2] |
刘晓东, 姚琪, 薛红琴, 褚克坚, 胡进.
环境水力学反问题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6): 885-893.
|
[3] |
朱伟, 夏霆, 姜谋余, 赵联芳.
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讨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5): 736-744.
|
[4] |
韩龙喜, 计红, 陆永军, 莫诗平.
河道采沙对珠江三角洲水情及水环境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5): 685-690.
|
[5] |
崔伟中.
珠江河口水环境时空变异对河口生态系统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72-478.
|
[6] |
申玮, 郭宗楼, 刘国华.
直接搜索-模拟退火法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4): 445-447.
|
[7] |
曾思育, 徐一剑, 张天柱.
环状河网水质模型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4, 15(2): 193-196.
|
[8] |
盖美, 王本德.
大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4): 454-458.
|
[9] |
韩龙喜.
三峡大坝施工期水环境三维数值预测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27-432.
|
[10] |
金菊良, 魏一鸣, 付强, 丁晶.
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4): 467-472.
|
[11] |
秦伯强, David K. Stevens.
一个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水环境中的适用性试验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43-152.
|
[12] |
彭盛华, 赵俊琳, 袁弘任.
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264-269.
|
[13] |
周维博, 李佩成.
我国农田灌溉的水环境问题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413-417.
|
[14] |
林道辉, 杨志峰.
密云水库水环境保护与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1): 38-42.
|
[15] |
赵玉霞, 赵俊琳.
GIS技术及其在区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0, 11(3): 339-344.
|
[16] |
曾光明, 卓利, 钟政林, 张盼月, 李新民.
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12-217.
|
[17] |
黄岁(木梁), Onyx W. H. Wai.
水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与泥沙运动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05-211.
|
[18] |
吴丰昌, 万国江, 蔡玉蓉, 万曦.
控制湖泊水体化学组成的地球化学原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2): 169-175.
|
[19] |
王德铭.
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应系统的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7, 8(4): 359-364.
|
[20] |
窦贻俭, 杨戊.
曹娥江流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3): 260-26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