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杨苗, 龚家国, 赵勇, 赵翠平.
坡面流层流区动力学特性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5): 709-718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5.011
|
[2] |
姚宇.
珊瑚礁海岸水动力学问题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9, 30(1): 139-152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9.01.014
|
[3] |
徐建新, 郝志斌, 蒋晓辉, 高峰, 商崇菊.
区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4): 519-524.
|
[4] |
郑兴, 段文洋.
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二阶算法精度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6): 821-827.
|
[5] |
李志军, 张占海, 卢鹏, 董西路, 程斌, 陈陟.
2003年夏季北冰洋海冰动力学特征参数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193-197.
|
[6] |
王刚, 李海, 季顺迎, 岳前进, 吕和祥.
基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的海冰热力-动力数值模式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4): 523-530.
|
[7] |
吴福生, 王文野, 姜树海.
含植物河道水动力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3): 456-461.
|
[8] |
王建平, 程声通, 贾海峰.
环境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574-580.
|
[9] |
饶群, 芮孝芳, 徐炎华, 张宇锋, 张雪英.
水体叶绿素二维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10-713.
|
[10] |
武道吉, 张永吉, 李圭白, 谭风训.
湍流混合动力学机理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6): 706-709.
|
[11] |
李然, 李嘉, 李克锋, 傅晓英.
水动力学条件对复氧过程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42-546.
|
[12] |
季顺迎, 岳前进, 姚征.
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99-604.
|
[13] |
顾强生, 施斌, 谢能刚.
水利经济系统运行评价指标的动力学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578-582.
|
[14] |
张光辉.
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59-165.
|
[15] |
张光辉.
坡面水蚀过程水动力学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3): 395-402.
|
[16] |
吴浩云.
杭嘉湖地区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3): 265-268.
|
[17] |
黄岁樑.
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动力学模式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38-143.
|
[18] |
胡四一.
《浅水动力学——二维浅水方程组的数学理论与数值解》专著出版
. 水科学进展,
1993, 4(3): 243-243.
|
[19] |
曹叔尤, 方铎.
河流动力学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319-325.
|
[20] |
谭维炎, 胡四一.
计算浅水动力学的新方向
. 水科学进展,
1992, 3(4): 310-31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