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白涛, 刘东, 李江, 黄强, 巨驰, 洪良鹏.
基于节水优先和工程布局调整的塔里木河流域节水潜力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614-62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9
|
[2] |
吴炳方, 曾红伟, 马宗瀚, 苟思, 刘俊国, 王金霞, 蒋礼平.
完善新时期水资源管理指标的方法
. 水科学进展,
2022, 33(4): 553-56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2.04.004
|
[3] |
白晓, 贾小旭, 邵明安, 赵春雷.
黄土高原北部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期土壤水分平衡影响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1): 109-119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1.011
|
[4] |
孙青言, 陆垂裕, 郭辉, 严聆嘉, 何鑫, 吴初.
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1, 32(5): 694-70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1.05.005
|
[5] |
李志威, 鲁瀚友, 胡旭跃.
若尔盖高原典型泥炭湿地水量平衡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5): 655-66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5.006
|
[6] |
宋健峰, 王玉宝, 吴普特.
灌溉用水反弹效应研究综述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3): 452-461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3.017
|
[7] |
周晋军, 刘家宏, 董庆珊, 王忠静, 王浩, 向晨瑶, 栾勇.
城市耗水计算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7, 28(2): 276-284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7.02.013
|
[8] |
苏里坦, 关东海, 王兴勇, 赵天宇.
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耗水数值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14, 25(4): 511-517.
|
[9] |
刘路广, 崔远来, 吴瑕.
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灌区用水评价指标
. 水科学进展,
2013, 24(4): 522-528.
|
[10] |
谢先红, 崔远来.
灌溉水利用效率随尺度变化规律分布式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81-689.
|
[11] |
贾仰文, 王浩, 甘泓, 游进军, 仇亚琴, 甘治国, 周祖昊, 杨贵羽.
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——Ⅱ.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1): 9-15.
|
[12] |
崔远来, 谭芳, 郑传举.
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6): 788-794.
|
[13] |
崔远来, 熊佳.
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进展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90-598.
|
[14] |
刘恩民, 张代桥, 刘万章, 刘玉洁.
鲁西北平原农田耗水规律与测定方法比较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2): 190-196.
|
[15] |
代俊峰, 陈家宙, 崔远来, 何园球, 马吉刚.
不同林草系统对集水区水量平衡的影响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4): 435-443.
|
[16] |
董斌, 崔远来, 李远华.
水稻灌区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6): 833-839.
|
[17] |
胡安焱, 高瑾, 贺屹, 于延凤.
干旱内陆灌区土壤水盐模型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6): 726-729.
|
[18] |
顾慰祖, 陆家驹, 费光灿, 林曾平, 郑平生.
铀系不平衡在大同南寒武-奥陶系地下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
. 水科学进展,
2001, 12(2): 177-184.
|
[19] |
汪党献, 王浩, 尹明万.
水资源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影子价格
. 水科学进展,
1999, 10(2): 195-200.
|
[20] |
秦伯强.
青海湖全新世稳定暖湿期的古水量平衡估算
. 水科学进展,
1994, 5(1): 26-2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