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琳, 王平圆, 吴洋锋, 侯杰.
悬板开孔对排沙漏斗流场特性的影响
. 水科学进展,
2020, 31(6): 927-93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20.06.012
|
[2] |
王军, 黄宁静, 吴一帆, 程铁杰.
桥墩墩型对平衡冰塞水位影响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4): 568-573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4.013
|
[3] |
罗优, 简鸿福, 罗琳, 邓亮, 周念.
多沙河流河口泥沙淤积自生性过程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3): 348-356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3.006
|
[4] |
申红彬, 吴保生.
冲积河流泥沙输移幂律函数指数变化规律
. 水科学进展,
2018, 29(2): 179-185.
doi: 10.14042/j.cnki.32.1309.2018.02.004
|
[5] |
刘安富, 杨 敏, 李会平, 董天松.
宽尾墩消力池透水底板脉动压力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2, 23(2): 243-248.
doi: CNKI: 32.1309.P.20120224.2002.004
|
[6] |
孙一, 赵小娥, 王协康.
弯道水流对下游回水响应特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10, 21(5): 600-605.
|
[7] |
彭勇, 张建民, 许唯临, 刘善均, 王韦.
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掺气水深及消能率的计算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1): 63-68.
|
[8] |
许文盛, 陈立, 赵德招, 刘欣桐.
Na+对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9, 20(4): 537-543.
|
[9] |
M. ASIM, 王龙, 李丹勋, 王兴奎.
浅水流动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3): 378-382.
|
[10] |
陈稚聪, 黑鹏飞, 丁翔.
丁坝回流分区机理及回流尺度流量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13-617.
|
[11] |
王家生, 陈立, 刘林, 黄荣敏.
粘性泥沙分层运动特征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1): 13-18.
|
[12] |
韩志勇, 郑西来, 陈继红, 杨洮.
粉细砂水敏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8, 19(5): 630-634.
|
[13] |
钟德钰, 王光谦, 丁赟.
沙质河床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的模拟
. 水科学进展,
2007, 18(2): 223-229.
|
[14] |
范丽丽, 沙海飞, 吴时强, 周辉, 陈惠玲.
水库深孔挑射出流对复氧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6, 17(2): 176-180.
|
[15] |
周家俞, 陈立, 叶小云, 吴门伍, 黄荣敏.
泥沙影响流速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5, 16(4): 506-510.
|
[16] |
洪大林, 张思和, 高正荣, 唐存本.
长江苏通公路大桥区原状淤泥质亚粘土起动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3, 14(3): 345-349.
|
[17] |
刘焕芳, 苏萍, 李强.
深筒式消力井水力特性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5): 639-642.
|
[18] |
詹美礼, 胡云进, 速宝玉.
裂隙概化模型的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2002, 13(2): 172-178.
|
[19] |
刘焕芳, 文辉, 李强.
圆柱绕流无沙区试验研究
. 水科学进展,
1998, 9(2): 159-163.
|
[20] |
李国庆, 孙东坡.
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下游冲积性河道的影响分析
. 水科学进展,
1996, 7(2): 151-157.
|